支许襟期三十年,同怀兰雪意翛然。
时听法语沾沙界,何啻仙音落梵天。
【注释】
碓庵和尚:即灵隐寺的碓庵和尚,名无为,唐代诗人。继席灵岩:在灵岩(山)中做僧人。灵岩:位于浙江萧山。支许襟期三十年,同怀兰雪意翛然:指支许和禅师有三十年的交往历史,共同怀抱着高洁的志向。支许:支遁(公元319年-366年),东晋时期僧人,佛教居士,字希旷,陈留(今属河南)人。支遁常住于吴郡虎丘山(今苏州市西北虎丘山),世称“支遁”、“支公”,后世尊其为“南岳大师”。后出家为僧,法名叫支道林。希旷与慧远、竺道生齐名,并称佛学三大家之一。翛然:超脱尘世。
时听法语沾沙界:时时聆听禅师讲说佛法,沾染了佛教的教义。沙界:佛教名词,指六道轮回中的三界。何啻仙音落梵天:这是多么美妙的佛音啊!何啻:何止,岂止。梵天:佛教所说天上的最高神祇。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以表达作者对禅僧的敬仰之情。全诗通过对禅师言行的描绘,以及对其品格的高度赞美,表达了对禅师的尊敬和仰慕之情。
首联“支许襟期三十年,同怀兰雪意翛然”,描述了支许与禅师相识相伴三十年之久,他们一直心怀纯洁高尚的理想,如兰雪一样清新脱俗。颔联“时听法语沾沙界,何啻仙音落梵天”,描绘了禅师时常讲述佛法、教化众生的情景,他的教诲如同神仙般的音乐,让人陶醉。颈联“支许襟期三十年,同怀兰雪意翛然”再次强调了两人三十年的友谊和共同的理想追求。尾联“时听法语沾沙界,何啻仙音落梵天”,进一步赞美了禅师的教诲之高妙,如同神仙般的音乐一般令人陶醉,让人心醉神迷。整首诗充满了对禅师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