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前从江上来,乘风跋浪去旋回。
不随渔父理烟艇,且动星文傍钓台。
白水几时悬日月,沧溟揭地开风雷。
秋高金行气肃杀,扫尽天宇无氛埃。

有客

有客前从江上来,乘风跋浪去旋回。

不随渔父理烟艇,且动星文傍钓台。

白水几时悬日月,沧溟揭地开风雷。

秋高金行气肃杀,扫尽天宇无氛埃。

译文:

有客人之前从江上走来,乘着风浪去又旋回。

不跟随渔夫整理烟波的船只,而是触动天上的星宿排列在钓台旁边。

白水何时能够悬挂日月,沧海掀起巨波如同揭开大地的风雷。

秋季天气晴朗金气肃杀,扫尽天空中所有的尘埃和烟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有客前从江上来”,描述了客人刚刚来到江边的情景。这里的“有客”可以理解为“有位客人”,也可以理解为“有一位客人”。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将客人的到来引入了诗中。

第二句“乘风跋浪去旋回”,则进一步描绘了客人乘着风浪离开的情景。这里使用了“乘风”和“跋浪”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客人在水上航行时的动态美。同时,“去旋回”则传达了客人离去后又返回的情境,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第三句“不随渔父理烟艇”,则是对客人行为的赞美。诗人用“不随渔父理烟艇”来形容客人的行为与众不同,他并没有像渔夫那样只顾自己的小利益,而是主动参与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

第四句“且动星文傍钓台”,进一步描绘了客人在船上的行动。这里的“星文”可以理解为星星排列成的形状,也可以指代星星的光芒。而“傍钓台”则表明客人在船上的位置靠近了钓台。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第五句“白水几时悬日月,沧溟揭地开风雷”,则进一步扩展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这里,诗人将白水比作悬挂的日月,将沧溟比作张开的大地,都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壮观和美丽。同时,“几时”和“沧溟”这两个词语,都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永恒和伟大。

最后一句“秋高金行气肃杀,扫尽天宇无氛埃”,则是对整个景象的总结。这里的“秋高金行气肃杀”描绘了秋天的天空,而“扫尽天宇无氛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