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胎半尺金错文,三年一叶非宋人。
石家解食白凤髓,此器不共珊瑚陈。
海南玉田侵蜑户,鼠璞繇来辨胡贾。
始疑得自大宛归,紫蔓累累滴马乳。
吾闻天子锐意戎马郊,四方竹箭如山高。
吁嗟毛生久瓠落,此器不得随包茅。
惜卿爱卿共卿席,主人摩挲唾壶侧。
十五城堪裂地偿,从此山中有封邑。
诗句原文:
珠胎半尺金错文,三年一叶非宋人。
石家解食白凤髓,此器不共珊瑚陈。
海南玉田侵蜑户,鼠璞繇来辨胡贾。
始疑得自大宛归,紫蔓累累滴马乳。
译文注释:
- 珠胎半尺金错文 - 描述了一种珍贵的物品,其价值非凡且具有独特的装饰性。
- 三年一叶非宋人 - 暗示这种物品非常稀有,不是普通的宋朝制品。
- 石家解食白凤髓 - 指某个家族擅长或享受某种珍贵食材的美食。
- 此器不共珊瑚陈 - 表示这件物品的独特和珍贵,与其他常见的物品不同。
- 海南玉田侵蜑户 - 描绘了海南地区特有的玉石及其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 鼠璞繇来辨胡贾 - 通过“鼠璞”这一意象,暗示了物品的来源和可能的历史背景。
- 始疑得自大宛归 - 提到了从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带回的物品。
- 紫蔓累累滴马乳 - 形容该物品的美丽和珍稀,如同珍贵的紫色藤蔓覆盖着马奶。
诗句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件稀世珍宝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珍视。它不仅是对物理世界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诗中的“珠胎”和“紫蔓”等词汇,富有诗意地表达了物品的珍贵和美丽。同时,通过对物品来源的追溯,如“始疑得自大宛归”,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深度。
评析:
《璎萄笔簏歌为吴秋赋》是徐颖对一个特殊物件的艺术化再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徐颖不仅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也反映了明末清初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这首诗不仅是对美的赞颂,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种尊重。
写作背景:
徐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带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璎萄笔簏歌为吴秋赋》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件稀世珍宝的描写,徐颖可能也在表达对那个时代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的一种反思。他通过艺术的形式,试图捕捉那些被忽视的美好,以及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的美学理念。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物理对象的赞美,更是对美、历史和文化的综合表达。它跨越时间的限制,成为后人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