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突兀凌八荒,仙掌擘画摩青苍。
洗头盆水泻银汉,斜挂星辰森在旁。
攀縆直上几千仞,俯看海日生扶桑。
韩愈当年惊眩处,昔为绝险今康庄。
谁能罗致归户牖,琅琊先生有草堂。
霞举烟霏何烂漫,杖藜散帙随昏旦。
奔腾腕下走钟王,研索床头穷系彖。
安车强起栖僧阁,夜夜山中梦红药。
蹀躞金门懒上书,公卿缟纻还垂橐。
先生岂是尘中人,披帷㥾就多逸民,所欢顾况尤比邻。
华山不作终南径,看尔三峰顶上身。

华山歌赠王山史

诗中描绘华山壮丽景致与隐逸情怀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华山突兀凌八荒
  • 仙掌擘画摩青苍
  • 洗头盆水泻银汉
  • 斜挂星辰森在旁
  • 攀縆直上几千仞
  • 俯看海日生扶桑
  1. 译文解析
  • 诗人通过具体景物描述华山雄伟壮观,如“仙掌擘画摩青苍”、“斜挂星辰森在旁”等,生动展现华山自然之美。
  • 诗中“韩愈当年惊眩处”借古讽今,表达对王山史隐居生活赞赏,同时暗示其才华非凡。
  1. 赏析与创作背景
  • 本诗展现了诗人高远志向和隐逸情怀,通过对华山壮丽景色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施闰章身处明末清初动荡时期,选择隐居华山,寄情山水,体现了其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1. 关键词诠释与文化内涵
  • “仙掌擘画摩青苍”中的“仙掌”指华山险峻山峰,形象地比喻其险绝,“摩青苍”则形容山色翠绿,生机盎然。
  • “韩愈当年惊眩处”借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因华山而惊眩,此处用以赞美王山史才华非凡。
  • “谁能罗致归户牖”意指谁能像古人那样找到归宿之地,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趣。
  • “安车强起栖僧阁”中“安车”指代古代官员出行所用车辆,这里用来形容王山史勤政爱民,虽隐居却心系天下。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此诗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卓越,还反映了施闰章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批判,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 作为明末清初重要文人,施闰章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1. 现代意义与启示
  • 本诗不仅展示了华山的自然美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提醒现代人珍惜自然资源,回归自然。
  • 诗中隐逸情怀与现代精神相契合,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勇于面对现实挑战,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