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日相共,宦游天一涯。
有官真似水,无梦不还家。
五岭来山瘴,孤城接塞笳。
别离春已暮,多恐鬓将华。
【注释】
怀侯:即李商隐。韩振:字子夏,李商隐的友人。蓝山:地名。
宦游:指为官在外。
五岭:岭南五山。瘴:南方山林间多生菌类植物,人食后易染病,称为“瘴气”。
接塞笳:指在边远地区听到塞外传来的笛声。
鬓将华:指头发已经花白。
赏析:
此诗是李商隐在湖南蓝山与韩子夏相会时作的送别诗。前四句写两人的交往,后六句写分别时的情景。
首联两句,诗人用一“贫”字、一“宦”字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和韩振的交往情况。“贫苦日相共”,意思是他们虽然贫困,但却经常在一起度过时光。“宦游天一涯”,说明他们为了仕途而长期远离家乡,四处奔波。这两句话既表现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透露出他们的无奈和辛酸。
颔联两句,诗人以“有官真似水”、“无梦不还家”两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有官”指的是做官,“真似水”则暗指做官如同流水一般,没有固定的轨迹;“无梦不归家”则表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到家就会立刻想起故乡的美好景象。这两个比喻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颈联两句,诗人用“五岭”和“孤城”两个词语,巧妙地描绘了当时边远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五岭”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五大山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岭、大庾岭和骑田岭等;“孤城”则指位于边远地区的城市。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当时边远地区的地理环境的陌生感,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这两句诗还暗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尾联两句,诗人用“别离春已暮”一句,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痛的感慨;用“多恐鬓将华”一句,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岁渐长、白发渐多的担忧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焦虑,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整首诗通过对两人友谊的描述,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