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见春山不上楼。
烟含春恨雨含愁。
茫茫归思,不共夕阳收。
海燕多情偏易去,边鸿无主总难留。
凄凄孤馆,苦住更何求。

琴调相思引

怕见春山不上楼。

烟含春恨雨含愁。

茫茫归思,不共夕阳收。

海燕多情偏易去,边鸿无主总难留。

凄凄孤馆,苦住更何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的抒情诗。全诗通过“春山”和“夕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琴调相思引”,开头两句是说,弹奏着《相思引》的曲子,思念起远方的人。这里用了“引”这个曲名,表明作者在弹奏的过程中,已经深深地沉浸在了对远方人的情感之中。

“怕见春山不上楼”,接下来,诗人继续展开联想,将视线从远处转移到了眼前。这里的“春山”既是指远方的山峦,也暗指自己的家乡。而“上楼”则是指回到自己所在的城市。诗人用“怕见”来表达自己的担忧和不安,担心自己会因为思念而变得憔悴不堪,不敢去见远方的人。

“烟含春恨雨含愁”,然后,诗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天空。这里的“烟含春恨”和“雨含愁”都是比喻的手法,分别形容了春天的烟雾和雨水都带着深深的哀愁。这种写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茫茫归思,不共夕阳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归思”是指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夕阳收”则是形容太阳落下的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何时何地,诗人都会时刻怀念着远方的人,而且这种思念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最后两句,“海燕多情偏易去,边鸿无主总难留。”是诗人对燕子和大雁的感慨。燕子虽然多情,但却容易被风吹走,难以长久停留;而大雁虽然无家可归,但却总是努力飞翔,不肯轻易离去。这些动物的形象被用来比喻自己和远方的人的感情关系。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春山”、“夕阳”、“海燕”等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