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遇张公子,传君下济川。
今来济口望,不见杜陵船。
黍酒东亭晚,杨花春店前。
江东贺监在,翘首正苍然。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相关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分析概括即可。
本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作于作者游历张公洞后。这首诗是怀人之作。“张公子”即指张子容,孟浩然与友人在襄阳相别,有感而作此诗。
第一句“曾遇张公子”,写孟浩然与友人相遇的情景。张子容,名子容,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的朋友。当时他因事到襄阳,与孟浩然相见,彼此十分投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传君下济川”一句,意思是说,张子容将要离开我回故乡了。“下济川”是谓张子容要回到故乡去。
第二句“今来济口望”,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济口”,地名,位于汉水边。“不见杜陵船”两句,意思是说,如今你就要离别了,我却只能在渡头遥望你的船只,再也看不见你的船了。这里用典,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陵”是杜甫的墓地所在地。“杜陵船”指的是杜甫的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站在渡口上远望那渐渐远去的水波,却怎么也看不到你那熟悉的小船了。“杜陵”一词,既指诗人杜甫,又暗指友人张子容。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黍酒东亭晚”,写送别之时的情景。“黍酒”,指黄米酿成的酒;“东亭”,指孟浩然所住的别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傍晚时分送别友人之后,我就来到了别墅东面的亭子里,独自饮酒解愁。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的是在送别友人之后,自己来到别墅中独自饮酒,以排遣心中的离愁别绪;虚写的则是诗人此时的心情:既为友人即将离去感到难过伤心,又想借饮酒来忘却这种难过,但无奈心中难以平静,只好借酒浇愁。
第四句“杨花春店前”,写送别友人之后的情景。“杨花”,即柳絮,随风飘荡,无根无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春天的时候,当杨树开花的季节,我在旅店的门前见到了像飞雪一样漫天飞舞的柳絮,不禁感慨万千。这句也是实写,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在驿站的门口见到了飘飞的柳絮,联想到春天的到来,不禁感慨万分。
第五句“江东贺监在”,是说诗人在江东遇到了贺知章这个老朋友。“贺监”就是贺知章。据史载贺知章晚年退居故里后,自号“四明狂客”,后人称其为“四明先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送别了友人之后,我在江东地区遇到了我的老朋友贺知章。
最后一句“翘首正苍然”,写诗人看到老朋友到来后的喜悦之情。“翘首”,形容盼望已久,急切盼望的样子。“苍然”,形容白发苍苍的样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当我看到老朋友到来的时候,激动得不得了,急切地抬起头来望着他。“翘首”一词,既表明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意,又表明了诗人对老友的敬仰之情;“苍然”一词,既表现了老友年迈的形象,也表现了诗人对老友的敬慕之情。
【答案】
曾遇张公子
张子容,名子容,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当时他因事到襄阳,与孟浩然相见,彼此十分投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他准备回乡探亲。
今来济口望
今我来襄阳城东十五里的济口渡口送别友人李白。
不见杜陵船
杜甫有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墓就葬在杜陵附近。杜陵船,指的是杜甫的船。
黍酒东亭晚
黄昏时分,我在别墅东边的亭子里独自喝酒解愁。
杨花春店前
春天的时节,杨柳花开时,我在客栈门前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不禁感慨万千。
江东贺监在
在送别了友人之后,我在江东地区遇到了我的老朋友贺知章。“贺监”就是贺知章。
翘首正苍然
当我看到老朋友到来的时候,激动得不得了,急切地抬起头来望着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歌。诗人与张子容一见如故,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二人不得不分别。临别之际,诗人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