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起黄埃,终风终且霾。
云从沧海上,雨自泰山来。
村酒春前酿,障泥渡后开。
东行分霢霂,愧乏济时材。
诗句:
- 千乘起黄埃,终风终且霾。
- 云从沧海上,雨自泰山来。
- 村酒春前酿,障泥渡后开。
- 东行分霢霂,愧乏济时材。
译文:
- 千里之外扬起的尘土,狂风肆虐,雾霾弥漫。
- 云雾缭绕如同来自大海之上,雨水倾盆如自泰山降落。
- 村中的酒在春天到来之前酿造,渡口后的泥路在雨后重新开放。
- 向东行走,却只能与这细如牛毛的雨滴相伴,自己惭愧没有能够济世安民的能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千乘起黄埃,终风终且霾”描写了天气的变化和恶劣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云从沧海上,雨自泰山来”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空的云彩比作来自大海上的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雨势之大、之猛烈。而“村酒春前酿,障泥渡后开”则是对当地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两句“东行分霡霂,愧乏济时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自责,感叹自己虽有济时之才却无力回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