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丘中度,晴川郭外分。
草烟䲭尾散,花气马头薰。
树响疑过雨,山遥不断云。
栖栖瞻阙里,不欲忘兹文。

【注释】:

  1. 叠嶂丘中度:形容山峦重叠,高入云端。
  2. 晴川郭外分:晴川,晴天的河流。郭外,指城外。
  3. 䲭尾散:指草烟随风四散。
  4. 花气马头薰:指花香随风飘来,像马鼻子里的气味。
  5. 树响疑过雨:指树林中的风吹动树枝发出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刚刚下过雨。
  6. 山遥不断云:指山峰在远处,云雾缭绕,仿佛连绵不绝。
  7. 栖栖瞻阙里:指人们仰望着宫城,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
  8. 不欲忘兹文:指不愿意忘记这里的文化和历史。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以及人们对这些文化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叠嶂丘中度”,描绘了山峦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这里的“度”字,形象地表现出山峦的高大与壮观。

第二句“晴川郭外分”,则是将视线从高山转向了宽阔的平原,晴朗的河流在城外流淌,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三句“草烟䲭尾散”,以草烟为例,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动态美。䲭尾散,形容草烟随风飘散,形成了一种朦胧而优美的画面。

第四句“花气马头薰”,则是通过花香来形容春天的气息。这里用“马头”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花香扑鼻而来的景象。

第五句“树响疑过雨”,则是以树声为例,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声音之美。这里用“疑过雨”来形容树声仿佛是刚刚下过雨后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第六句“山遥不断云”,则通过山远和断云这两个意象,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变幻莫测。山在远处延伸,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栖栖瞻阙里,不欲忘兹文”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的宫城,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这种敬仰之情不仅源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这里文化和历史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