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上方西,清猿浃曙啼。
同行张镜在,徐下碧云梯。
叠嶂封龙洞,三人笑虎溪。
秋山回首处,烟霭望中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共分为十三首。其中第十三首为《游青原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日照上方西,清猿浃曙啼。
同行张镜在,徐下碧云梯。
叠嶂封龙洞,三人笑虎溪。
秋山回首处,烟霭望中迷。
注释:
- 日照上方西:指太阳照在山上的西边。
- 清猿浃曙啼:清晨时分,清脆的猿声不断。
- 徐下碧云梯:缓缓地走下通往碧云阁的石阶。
- 叠嶂封龙洞:形容山峰重叠,如同被龙所守护。
- 三人笑虎溪:三人在虎溪边欢笑。
- 秋山回首处:秋季的山景让人回首。
- 烟霭望中迷:烟雾蒙蒙,使人看不清楚前方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中的“日照上方西”一句,通过描绘日出时阳光照亮山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着,“清猿浃曙啼”一句则展现了清晨时分,清脆的猿啼声回荡在山谷之中的情景,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和意境美。
接下来的诗句“同行张镜在,徐下碧云梯”,通过“张镜”一词,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一同行走在通往山巅的路上,他们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徐下碧云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他们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美妙景色。
最后两句“叠嶂封龙洞,三人笑虎溪”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神秘莫测的境地。“叠嶂”一词形象地描述了群山的连绵起伏,而“封龙洞”则意味着这些山峰如同龙一般威严而神秘。同时,“三人笑虎溪”一句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虎溪边欢笑嬉戏的场景,表现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