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传迁教,于今识处仁。
到门无杂客,是巷有居人。
药灶分精馔,花阶当绣茵。
清谈饶往复,张镜在东邻。

注释:

在以前,人们传播迁徙的道理,到现在我才知道处世仁爱的重要。

到我家门前没有杂乱的客人,这是由于巷子里住着有仁德的人。

药灶是精馔的分界线,花阶是绣茵的屏障。

清谈饶有回旋往复之趣,张镜在东邻。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邻居的赞赏之情。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认为邻居之所以能成为邻里中的佼佼者,是因为他们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首联“在昔传迁教,于今识处仁”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邻居的赞赏之情。他认为邻居之所以能成为邻里中的佼佼者,是因为他们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这句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观念。

颔联“到门无杂客,是巷有居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邻居的特点。他家门常来客人,但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家巷子虽小,却常有安居乐业的人家。这两句诗既赞美了邻居的品格,又反映了邻里和谐的美好景象。

颈联“药灶分精馔,花阶当绣茵”两句,则具体描绘了邻居的生活环境。他们用药物熬制美味佳肴,用花草装饰庭院,使居住环境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邻居的生活品质,还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清谈饶往复,张镜在东邻”两句,则是对邻居性格的赞美。他喜欢与朋友畅谈人生哲理,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同时,他也善于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改正错误,提升自己的修养。这些特点使他成为邻里中的佼佼者。

整首诗通过对邻居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邻里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邻居的形象,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突出其优点,使读者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和美好氛围。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道德修养、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