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枝头絮,还为川上萍。
山门今又到,涧水旧曾听。
落日穿林白,空云出岫青。
远公高咏在,留和满中庭。

【注释】

重过:再次经过。川上萍:江中浮萍。山门:寺庙的正门。涧水:小溪流水声。空云出岫青:形容天空中飘荡着的白云像青色的山峰一样美丽。远公:佛教禅宗高僧慧远(334—416),字道生,俗姓许,东晋时人,在庐山开山建寺,创立佛教净土宗。高咏:指吟诵诗歌。留和满中庭:指诗人在寺内听到僧侣吟诵诗歌,声音回荡在庭院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的所见所闻。首二句点明“重过”二字;三四两句写自己来到寺院,听到了僧人的吟诵之声;五六句写自己看到的景象;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高僧慧远的景仰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不信枝头絮,还为川上萍”,是写诗人对高僧隐居的怀疑态度。作者说不相信那树上的絮就是高僧的化身,因为那树枝上的絮是白色的;也不相信那江中的漂浮物就是高僧的化身,因为那江中的浮萍也是白色的。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因为白色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高僧的化身,所以诗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第三四句“山门今又到,涧水旧曾听”,是写诗人来到寺院后听到的僧人吟诵之声。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已经来到寺院,而且听到了僧人的吟诵之声。“涧”字写出了寺院所在的环境特点,“水声”则表现了诗人听到的声音特点,同时也烘托出了宁静的氛围。

第五六句“落日穿林白,空云出岫青”,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夕阳下树林的影子、天空中飘荡着的云朵以及山间的景色。其中“穿”字用得十分形象生动。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末二句“远公高咏在,留和满中庭”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僧慧远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渴望得到他教诲的愿望。这也正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