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署桃符改,当筵爆竹新。
一堂分岁酒,千里去家人。
灯火留残腊,笙歌度早春。
年华将尽处,倍觉感沉沦。

注释:

古署桃符改,当筵爆竹新。

旧的官署门上的桃木符换了,筵席上燃放的爆竹声是新年的新气象。

一堂分岁酒,千里去家人。

全家人在堂上共同品尝了分岁的酒,但远在他乡的家人却无法与家人共饮这杯酒。

灯火留残腊,笙歌度早春。

夜幕下的烛光映照着残年的岁月,笙歌在春天里回荡着岁月的旋律。

年华将尽处,倍觉感沉沦。

随着年华的逝去,我倍感人生沧桑,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于新年的喜悦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句“古署桃符改,当筵爆竹新”描绘了除夕之夜的热闹景象。古署门上的桃木符被换成了新的,人们在宴会上燃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这里的“当筵”指的是宴会上,而“爆竹新”则象征着新年的喜庆和热闹。

次句“一堂分岁酒,千里去家人”表达了人们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虽然全家人在堂上共同品尝了分岁的酒,但远在他乡的家人却无法与家人共饮这杯酒。这种距离感和孤独感使得诗人更加感慨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灯火留残腊,笙歌度早春”则进一步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夜幕下的烛光映照着残年的岁月,笙歌声在春天里回荡着岁月的旋律。这些美好的景色与人们的欢乐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年华将尽处,倍觉感沉沦”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随着年华的逝去,诗人倍感人生沧桑,感慨万千。这种感慨来自于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来自于他对人生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于新年的喜悦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传达出他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慨,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