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临淮郡,铜章分治遥。
轩车洪泽雨,锦䌫射阳潮。
丛桂依官阁,鱼盐散市桥。
南阳朱季在,应听府中谣。

【注释】

①汉室:指汉朝,这里代指东汉朝廷。

②山阳:地名,今江苏淮安一带,是汉代的属县。

③朱大禹锡出宰山阳:朱大禹,字子云,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山阳太守。

④铜章: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印章,用以标志其职位与身份。

⑤轩车:古代官署的车子,这里指太守的车。

⑥洪泽:即今江苏省洪泽湖。

⑦射阳:古县名,今江苏淮安境内,地处淮河下游南岸。

⑧丛桂:桂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芳香,可供观赏和提炼香料。

⑨鱼盐:泛指水产、盐类等商品,常用来比喻地方经济繁荣富庶。

⑩南阳朱季在: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朱季,朱安世,字季,西汉末年著名史学家,曾任山阳太守。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朱大禹的深深祝福与期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首句“汉室临淮郡,铜章分治遥”,描绘了汉朝朝廷所在地,以及朱大禹即将出宰的地方——山阳(今江苏淮安)。这里的“铜章”象征着权力与身份,而“分治”则表明了朱大禹即将承担起治理一方的责任。

第二句“轩车洪泽雨,锦䌫射阳潮”,进一步描绘了朱大禹即将上任的情境。“轩车”,指的是太守的官车;“洪泽雨”,指的是洪泽湖之水;“射阳潮”,则是形容射阳地区潮汐的壮观景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展现了朱大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第三句“丛桂依官阁”,以丛桂喻意朱大禹的才华与品德。“官阁”是指官邸或者官府,这里借指朱大禹的官居之地。这句诗通过对丛桂的描绘,赞美了朱大禹的高尚品格与卓越才能。

第四句“鱼盐散市桥”,描绘了朱大禹即将治理的地区的繁荣景象。“鱼盐”是当地的特产,也是百姓生计的重要来源;“散市桥”则是指集市上的繁华景象,这里暗示了朱大禹治理下的地区商业兴旺,民生富裕。

第五句“南阳朱季在,应听府中谣”,表达了对朱大禹的美好祝愿。“南阳朱季在”,指的是南阳的朱季,即朱安世;“府中谣”则是指当地百姓对朱大禹的评价与赞誉。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作者对朱大禹的高度期待与信任。

这首诗通过对朱大禹即将出任山阳太守这一重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朱大禹的深深祝福与期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汉朝朝廷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