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池何岁凿,传道在西陈。
挂月如圆璧,浮波只半轮。
丹颜随镜破,碧甃带沙湮。
入水酬功德,无容幻影亲。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齐己的作品,共十首,其中第四首为《眉池》。以下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 眉池何岁凿,传道在西陈。
- 这一句描述了眉池(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年代。”何岁”指的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传道”是指传播佛教的道理或教义,”在西陈”可能指的是这个地方位于西边的某个地方。
- 挂月如圆璧,浮波只半轮。
- 这里诗人通过比喻手法来形容月亮的形状。”挂月”可能是指在湖面或者天空中看到的月亮,而”圆璧”则是圆形的玉璧,用来比喻月亮的圆润明亮。”浮波”则指水面上的波纹或波动,而”只半轮”意味着月亮只是半个圆。
- 丹颜随镜破,碧甃带沙湮。
- “丹颜”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肤色红润,这里可能是指湖水的颜色。”随镜破”意味着随着镜子的破碎,红色的皮肤也显露出来。”碧甃”是指用青绿色的砖石砌成的墙壁或池塘边缘,而”带沙湮”意味着这些墙壁或边缘被泥沙覆盖或侵蚀。
- 入水酬功德,无容幻影亲。
- 这一句反映了作者对水的反思。”入水”指的是投入水中的行为,”酬功德”可能是在表达对水的感激之情,因为水能够滋养万物。”无容幻影亲”则表示不要迷恋水中的幻象,而是要真实地看待事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类行为的互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眉池的描述,传达出对这片水域的深厚情感。同时,通过比较月亮、水和人的皮肤等元素,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抽象美感。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让人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