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非无廨,张融未有居。
登朝真懒散,涉世太迂疏。
仆老艰持刺,官贫厌较书。
徒言残暑退,烦闷几曾除。

【诗句解读】

  1. 非无廨:不是没有官署,即指有官职。
  2. 张融未有居:张融(字元瑜)尚未有住宅。张融是南朝齐时人,曾任尚书令等职。
  3. 登朝真懒散:登上朝廷真是懒惰散漫。登朝,指的是进入朝廷做官或与朝廷有所联系。
  4. 涉世太迂疏:涉足世事太过迂腐。迂疏,意谓迂腐、不合时宜。
  5. 仆老艰持刺:我老了,难以持节出使。“刺”古代官员持节出使时所佩带的凭证。
  6. 官贫厌较书:因为官职卑微而厌倦了处理文书工作。
  7. 徒言残暑退:只是说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
    【译文】
    鲍照虽然没有官职,但并不是没有办公的地方,张融还没有找到住处。
    进入官场真是懒惰松散,涉世太过迂腐。
    我年老体衰,难以持节出使,官职卑微又厌烦处理公文工作。
    只言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烦恼和郁闷从来没有消失过。
    【赏析】
    这首诗以“和秋日闲居诗十首”为题,共十首诗歌。这是其中的一首,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仕途失意之感。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句“非无廨”,直接点明了诗人虽然有官职,却并非真正的权力象征。这里的“廨”原指官署,但在诗中,它更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于官职的无奈和讽刺。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张融尚未有家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境遇。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更具哲理性。
    中间两联则深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登朝真懒散,涉世太迂疏”,直接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懒散和迂腐。这两句诗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更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揭示。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现实又具有深度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
    最后两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徒言残暑退,烦闷几曾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炎热夏天已经过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烦恼和郁闷并没有真正消除。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理意味,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深思。
    此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成功地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哲理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都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