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息竟何事,驱驰了不知。
宦情供啸咏,蛮语拙言词。
投笔增三叹,还书又一嗤。
东家有供奉,且与谱龟兹。
【注释】
和秋日闲居诗十首 其三:
偃息竟何事,驱驰了不知。
宦情供啸咏,蛮语拙言词。
投笔增三叹,还书又一嗤。
东家有供奉,且与谱龟兹。
【赏析】
《和秋日闲居诗十首》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夔州时所作(公元762年)。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此诗是杜甫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愤激之言,同时也是他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的自我解嘲。
第一句“偃息竟何事”,意思是说:自己整天闲散无事,到底在干什么呢?“竞”字写出了诗人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状态。“竟”是副词,表示结果,也表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到底”、“究竟”。“竟何事”,也就是“究竟在做什么?”
第二句“驱驰了不知”,意思是说:我整天奔波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驱驰”,本意是赶马,引申为奔波劳碌。“驱驰”,动词。“驱”指驱使,“驰”指快跑。《诗经·小雅·车舝》:“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毛传:“行道之人,驱马而走,不知所适。”《礼记·檀弓上》:“夫子之谓左丘明乎!丘谓之文也;之天也者,夫子之谓左丘明乎!丘谓之文也;之天之将丧斯文也,非尔夭之为佞也。”孔颖达疏:“夫文者,犹人之文德。人能文则可以化物。若天欲丧其文,则虽使佞者不能为变。”这里用来形容奔走忙碌。
第三句“宦情供啸咏”,意思是说:自己的仕途遭遇如此不顺利,只好借吟咏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平之情。“宦情”,指做官的情怀。“宦”,官职;“情”,情感。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官场失意,所以才借吟咏来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感。“供”,供给,供应,满足;“啸咏”,本义是长啸歌唱,泛指吟咏。这里指吟咏。
第四句“蛮语拙言词”,意思是说:语言不通,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只得借用方言来表达。“蛮语”,本指西南少数民族的语言,这里代指西南地区的语言。“拙”,粗劣、笨拙。“言词”,即言辞、话语,这里指说话或文章等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语言不通,所以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借用方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拙言词”,指语言不流畅,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五句“投笔增三叹”,意思是说:因为感到前途渺茫,所以投笔从戎,但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投笔”,投下笔,比喻辞官归隐或放弃仕途。“三叹”,三次叹息。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觉得前途渺茫,投笔归隐;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仕途失意的无奈和感慨。
第六句“还书又一嗤”,意思是说:虽然投笔从戎,但终究还是失败了,只能再次回到原点,寄希望于读书能够有所成就。“书”,书信;“嗤”,讥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投笔从戎,但终究还是失败了,只能再次回到原点,寄希望于读书能够有所成就。这里的“嗤”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失败的自嘲和讽刺。
第七句“东家有供奉”,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投笔从戎失败,但仍有一些人愿意追随自己,为他提供帮助和支持。“东家”,此处代指朋友或熟人之家;“供”,供奉、供养;“奉”,侍奉。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投笔从戎失败,但仍有一些人愿意追随自己,为他提供帮助和支持。这里的“东家有供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仍有人愿意支持和帮助的感激之情。
第八句“且与谱龟兹”,意思是说:既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只能选择隐居生活,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谱龟兹”,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乐器——龟兹琴。这里代指隐居生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既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只能选择隐居生活,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的“与”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朴素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