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滔滔接远空,登城遥望海门东。
秦皇弩仗驱三岛,句践船军散五戎。
斥地盐潮宾雁白,蛮天蕉雨客帆红。
津亭饮宴当年事,努力神州藉数公。

【注释】

登:登上。会城: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县南。江仝金二鎏何四十二之杰沈太史孙吴二徵君:指诗人的朋友沈佺期、杜审言、苏味道等人。仝、二鎏、何、孙吴:都是唐代人的名字;征君:指有才德的官员。

【译文】

登上了会稽山,远望东海,只见江水滔滔,与天相接。

当年秦始皇曾派兵攻打东边三个海岛,句践也曾发兵攻打五条战线上的敌人。

斥地(开辟疆土)盐潮宾雁白,蛮天蕉雨客帆红:形容海门一带的风光。

津亭:渡口上的亭子。饮宴当年事,努力神州藉数公:意思是说当年我们这些朋友曾在渡口上饮酒作乐,如今希望国家能够依靠你们这些人的力量来治理好国家。

【赏析】

诗写于唐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当时作者任太子少詹事。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登临会稽山时所作。诗中对当年在会稽山举行宴会和游历的情景作了追忆,抒发了对国事的关切之情。

前二句描写登高遥望的景色,从高处俯瞰江面,波涛滚滚,直通东海,江水一泻千里,无边无际。“江水滔滔接远空”一句写江水的壮阔浩渺;“登城遥望海门东”两句则是从高处俯瞰江面,江水一泻千里,无边无际。这两句写景,视野开阔,境界雄浑,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气势磅礴的大背景。

“秦皇弩仗驱三岛,句践船军散五戎。”二句写当年秦始皇、勾践等历史人物曾以武力征服过许多地方,这里指的是他们曾派兵去征服海上的三座荒岛和五条战线上的敌人。这两句写历史人物的威武,为下文写诗人的感慨做铺垫:昔日的英雄人物都已成为过去,如今自己只能效命疆场,保卫国家了。

“斥地盐潮宾雁白,蛮天蕉雨客帆红。”二句写眼前海门一带自然景观,海门一带地势低洼,海水咸涩,盐场遍布。海门一带气候湿热,常有台风袭击;海边的盐场,盐田里长满了白鹭。海门附近多热带雨林,常年下雨,故有“蕉雨”之称。“斥地”“蛮”、“蕉”等字,写出了这一带的自然风貌和气候特点。这两句写景,色彩艳丽,富有诗意。

“津亭饮宴当年事。”二句是说当年我们在渡口上饮酒作乐,如今希望国家能够依靠你们这些人的力量来治理好国家。诗人通过回顾往事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此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雄浑壮阔。诗人以会稽山之胜景为背景,借古人英雄业绩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