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津前津路回,角巾布䙱林扉开。
客知古事倘能说,我亦野情当再来。
斜日白桐寒隔坞,迎风红蔓袅当杯。
山村处处春桑发,那见弹筝秦氏台。

桃花津前

在桃花渡口的前方,渡口的回廊曲折迂回。头戴方巾、身穿布衣的村野老翁打开了林门。

客人们如果知道古代的事,他们能够讲得娓娓动听;我虽然也怀有乡村情愫,但还应该再来此地。

斜阳下白桐树的枝叶寒气逼人,迎风摇曳的红色藤蔓袅袅婷婷,仿佛是酒壶中的红葡萄酒飘洒而下。

山村处处可见春蚕吐丝,那哪里见过弹筝的秦氏台。

注释:

桃花津:地名,即今江苏泰州西之古桃渡。

古事倘能说:如果客人知道有关古代的事情可以讲述。

野情当再来:表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白桐寒隔坞:夕阳映照着白杨树上,显得冷清而幽寂。

红蔓袅当杯:迎风摇曳的红色藤蔓如同袅袅升起的酒香。

弹筝秦氏台: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在徐君家弹奏琴瑟的故事,后来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