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筵前舞柘枝,当筵重唱鹧鸪辞。
红牙长绕青螺带,粉颊低垂绿玉卮。
人是故谯车子后,歌传秋浦谢杨儿。
兰台曾拟贞元宴,叶底花间几度思。

诗句“王侍御席与歌儿”出自明代诗人毛奇龄的《代人赠杜牧侍御(宣州会中)》,此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侍御的文人在宴会上观赏歌舞的场景,以及他的内心感受和对友人的深情寄语。

毛奇龄是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他本名甡,字大可,后改名奇龄,字齐于。毛奇龄博学多才,尤其擅长音韵学和历史文献,他的《西河合集》收录了大量著作,其中不乏学术价值极高的作品。尽管毛奇龄因参与抗清军事失败而流亡多年,但他仍积极参与文化事业,致力于学术和文化的研究。

诗中“御史筵前舞柘枝”,指的是王侍御所在的宴会场景,御史筵前表演的柘枝舞是一种传统的舞蹈节目,通过舞蹈来展现古代宫廷或民间的娱乐活动。御史是朝廷中的监察官员,他们在宴会中表演柘枝,不仅体现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政治生活中的一种社交礼仪。这种表演通常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

“当筵重唱鹧鸪辞”,则描述了宴会上的情景,王侍御与歌儿们一起唱歌。鹧鸪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其内容多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歌声,人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艺氛围,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王侍御的情感世界和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红牙长绕青螺带”,这句诗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元素。这里的“红牙”指的是古代宴会上常用的乐器—琵琶,琵琶的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热闹的氛围,而“青螺带”则可能指一种装饰品或者乐器的一部分,增添了宴会的美感和气氛。

“粉颊低垂绿玉卮”,形容了歌儿们的容貌和举止。粉颊低垂意味着女子的柔美和羞涩,绿玉卮则是古代宴会上常见的酒器,两者的结合展现了宴会的奢华和雅致。

“人是故谯车子后,歌传秋浦谢杨儿”,则进一步讲述了宴会上的另一位主角——歌儿们。这里提到的“谯子”、“车子”和“秋浦”等词汇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表明这些歌儿来自不同的地区,她们的歌声成为了宴会上的一大亮点。

“兰台曾拟贞元宴”,提到了宴会的地点和历史背景。贞元年间是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宴会同样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文化交流。因此,王侍御所在的宴会也可能有着类似的历史背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希望表达出那个时代文人雅集的文化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上的场景、人物、音乐以及历史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它不仅是对古代宴会文化的一种再现,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描绘。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