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南山动晚雷,山前雨脚自飞回。
浮云拥队争吹去,远树闻声渐过来。
当户悬珠虫网湿,冲池破镜水萍开。
不是苍龙归大海,翻疑神女下阳台。

【诗句释义】

隐隐南山动晚雷,山前雨脚自飞回。

隐隐的雷声在南山响起,山前落下阵阵雨脚自行飘回。

浮云拥队争吹去,远树闻声渐过来。

漂浮的云层紧相追随,争相向高空飞去,远处的树林传来阵阵雨声,渐渐靠近了地面。

当户悬珠虫网湿,冲池破镜水萍开。

门前悬挂着珍珠形的蛛网上滴落着晶莹的雨珠,冲刷着池中的镜面泛起层层涟漪。

不是苍龙归大海,翻疑神女下阳台。

这并非是天空中龙王返回海底,反而让人疑惑是天上的神女降临人间,来到了阳台之上。

【译文】

隐隐的雷声在南山响起,山前落下阵阵雨脚自行飘回。

漂浮的云层紧相追随,争相向高空飞去,远处的树林传来阵阵雨声,渐渐靠近了地面。

门前悬挂着珍珠形的蛛网上滴落着晶莹的雨珠,冲刷着池中的镜面泛起层层涟漪。

这并非是天空中龙王返回海底,反而让人疑惑是天上的神女降临人间,来到了阳台之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生动刻画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富有诗意。

首句“隐隐南山动晚雷”,以“雷”为引子,勾勒出一幅傍晚时分的山野图卷。紧接着,“山前雨脚自飞回”,描绘出雨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仿佛山前的雨点都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两句合在一起,既写出了雨势之大,又表现了雨势之急,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颔联“浮云拥队争吹去,远树闻声渐过来”,则是从侧面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浮云像一队队伍一样争相向高空飞去,而远处的树林则传来阵阵雨声,渐渐靠近了地面。这里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又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当户悬珠虫网湿,冲池破镜水萍开”,则是直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门前悬挂着珍珠形的蛛网上滴落着晶莹的雨珠,冲刷着池中的镜面泛起层层涟漪。这里的“当户”、“冲池”、“破镜”、“水萍”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出了雨后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尾联“不是苍龙归大海,翻疑神女下阳台”,则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将雨后的景象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让人不禁联想到天上的神女降临人间,来到了阳台之上。这种想象既有现实依据,又富有诗意,使全诗更加生动有趣。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通过对景物的生动刻画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想象和联想,将现实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