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阳采藻诵于胥,喜共群经载后车。
旆里蛟龙全拂骑,堂前鹳雀重衔鱼。
韦贤自领诸儒学,卢植终传刺史书。
垄畔遗编方幸托,敢言河上有先庐。
施使君临阳讲堂作
临阳采藻诵于胥,喜共群经载后车。
旆里蛟龙全拂骑,堂前鹳雀重衔鱼。
韦贤自领诸儒学,卢植终传刺史书。
垄畔遗编方幸托,敢言河上有先庐。
诗句释义及译文
施使君临阳讲堂作:“施使君”指的是施闰章,一个明朝的文人和学者。“临阳讲堂”是指他在讲学或办公时所设的场所。这句话表达了施闰章在讲学场所所作的诗,展示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学识。
临阳采藻诵于胥:在阳光明媚的环境下,采集藻类并在一个地方诵读。”胥”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者地点。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学习场景。
喜共群经载后车:这里的“群经”指的是众多的经典文献。”载后车”则意味着这些经典文献被装载于马车之上,准备进行长途旅行或传播。这表达了对这些知识的珍视和传承的愿望。
旆里蛟龙全拂骑:在旗杆周围,有像龙一样的蛟龙在飞翔。”旆”是古代军队的一种装饰,象征着权威和力量。“拂骑”则形容这些蛟龙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景象,象征着学问的力量和自由的精神。
堂前鹳雀重衔鱼:鹳鸟在堂前盘旋,嘴里叼着一条鱼。鹳鸟通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鱼则寓意着丰收和富饶。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和谐而富有的景象,象征着学问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韦贤自领诸儒学:这里提到了韦贤,他是汉朝的一位学者和政治家,以其博学多识闻名。他领导的儒学学派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植终传刺史书:卢植是一个东汉时期的学者和官员,以提倡儒学和反对迷信著称。他将刺史的职责与儒家的道德理念相结合,推动了政治和社会的进步。
垄畔遗编方幸托:这里的“垄畔”指的是田间地头,可能是诗人自己曾经耕作的地方。“遗编”指的是遗留下来的古籍。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古籍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认为它们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和传承。
敢言河上有先庐:黄河上的某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建筑。这里的“先庐”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或藏书之处。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尊重和敬意,认为这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传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知识、学问的崇高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具体的自然景物(如鹳鸟、鱼),也有抽象的概念(如群经、先庐),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