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采江花赠别离,芙蓉吹落晚秋时。
自怜此地牵裾早,却恨从前解佩迟。
山岫暗摇潮欲上,帆樯不动岸初移。
相看多少留人处,不独垂杨几树丝。
赠别
欲采江花赠别离,芙蓉吹落晚秋时。 自怜此地牵裾早,却恨从前解佩迟。
山岫暗摇潮欲上,帆樯不动岸初移。 相看多少留人处,不独垂杨几树丝。
译文与注释:
注释:
- 欲采江花赠别离: 想要采摘江上的花朵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
- 芙蓉吹落晚秋时: 荷花在傍晚的秋天里被风吹落。
- 自怜此地牵裾早: 自己怜惜自己在这里(扬州)早早地就被牵连进官场。
- 却恨从前解佩迟: 却遗憾以前没有更早地解开佩饰,意指未及时得到提拔或理解。
- 山岫暗摇潮欲上: 山峰在夜色中隐约可见,潮水似乎随时都会涌上来。
- 帆樯不动岸初移: 船帆和桅杆静止不动,岸边的景物也在缓慢移动。
- 相看多少留人处: 彼此相对无言,不知何处是留下的地方。
- 不独垂杨几树丝: 不止有垂杨柳,还有数株柳树枝条缠绕着丝带,增添了一丝哀愁。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离开扬州之际与一名歌妓的离别情感。首句“欲采江花赠别离”即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但随即转折到现实的情感,即“芙蓉吹落晚秋时”,形象化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接着,诗人以自我反省的口吻,“自怜此地牵裾早”,“却恨从前解佩迟”,反映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后悔。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情的层次,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如“山岫暗摇潮欲上”和“帆樯不动岸初移”,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稍显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相看多少留人处,不独垂杨几树丝”,则把焦点放在了离别的具体场所——杨柳之上,用“不独”二字强调了不仅仅是杨柳,连带着周围的所有事物都带有深深的离愁,增添了一份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风物及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它不仅是一首离别诗,更像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以及他在这个特殊时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