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万里旧咸关,上客鸡鸣早度闲。
地入合阳逢雪尽,春来杜曲看花还。
汉京久踞三秦胜,蜀道难通五丈间。
君去若能寻马季,莫教东市浪追攀。

【解析】

此诗首联点出送别之地是咸阳,长安;颔联点出送别之人是贾明府;颈联点出送别之事是雪尽春至;尾联点出送别之愿。

第一句“安西万里旧咸关”中的关键词有:安西、万里、旧咸关,其中“安西”指代的是长安地区;“万里”表示送别地点的遥远;“旧咸关”指长安城北的渭水关,即咸阳。

第二句“上客鸡鸣早度闲”中的关键词有:上客、鸡鸣、早度、闲,其中“上客”指贾明府;“鸡鸣”是古代时辰名,此处指早晨;“早度”是指早早地通过渭水关;“闲”在这里表示闲暇。

第三句“地入合阳逢雪尽”中的关键词有:地入、合阳、逢雪、尽,其中“合阳”是地名;“逢雪”是指遇到雪;“尽”表示完全。

第四句“春来杜曲看花还”中的关键词有:春来、杜曲、看花、还,其中“杜曲”是地名;“看花”表示欣赏花的美丽;“回”表示返回。

第五句“汉京久踞三秦胜”中的关键词有:汉京、三秦、久踞、胜,其中“汉京”指的是汉代的京城长安;“三秦”指陕西一带;“久踞”表示长时间的占据;“胜”表示胜过。

第六句“蜀道难通五丈间”中的关键词有:蜀道、难通、五丈、间,其中“蜀道”是指四川一带的山路;“难通”是难以通过的意思;“五丈”表示距离很短;“间”表示中间。

第七句“君去若能寻马季”中的关键词有:君去、寻马季、能,其中“君”指贾明府;“马季”指的是马燧;“能”表示能够。

第八句“莫教东市浪追攀”中的关键词有:莫教、东市、浪追攀,其中“莫教”是不要的意思;“东市”是市场的意思;“浪追攀”是盲目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送贾明府入关中》。诗人在送别的时刻,以豪放的笔调写下这首送别诗。诗中写离别之情,不拘泥于一般常见的离情依依或缠绵悱恻的形式,而是从广阔的背景和深邃的内涵出发,把个人的离别之情熔铸到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使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从而表现了诗人对时代风云变幻和国家兴衰的深切忧虑。

首联两句写送别之时,长安城的景色。长安城北临渭水,渭水南岸是咸阳,故称“安西”。渭水关又称咸门,即咸阳西门。诗人送别的时间是清晨,鸡声报晓,天将亮的时候。此时,长安城外的渭水已解冻,可以渡船。长安城内积雪融化后,长安城显得特别美丽。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和人物心情,又烘托出长安城的雄伟气势和长安人的生活习俗。

第二联描写送别时的情景。长安城外的渭水关早已渡过,而长安城内还有积雪未融。长安城内的积雪融化后,长安城内的花也盛开了。这里用“春来”、“杜曲”等词,写出了送别时的春天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第三联写长安城北的景致。长安城北的渭水关,位于长安城北的渭水南岸。渭水关是长安城北的一座著名关口,也是长安通往西北地区的必经之路,因而长安城以北的关山地势险要,十分壮丽。诗人用“入”、“逢”、“尽”等字,写出了送别时长安城的景物特征。

第四句描写送别时长安城的风景。长安城以北的关山景色优美,长安城内的杜曲风景如画。杜曲是长安城内的一个风景区,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花草树木和优美的环境,是游览的好地方。诗人用“春来”、“看花”等词语写出了杜曲的美好景色。

最后两句写长安城北的关山地势险峻,道路曲折,难以通行。如果贾明府能够像马燧一样勇敢善战,那么长安城以北的道路就会畅通无阻。诗人用“君去”、“寻马季”等词语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和期待。

全诗语言豪迈,意境雄浑,感情真挚,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