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留客晚开衙,井上双桐噪暮鸦。
隔院寒风飘玉琯,满街晴雪散冰花。
铜壶响逐飞觞尽,燎火光随舞袖斜。
最爱座中挥麈者,孝廉家本旧琅琊。
饮息县同王孝廉
陶公留客晚开衙,井上双桐噪暮鸦。
隔院寒风飘玉琯,满街晴雪散冰花。
铜壶响逐飞觞尽,燎火光随舞袖斜。
最爱座中挥麈者,孝廉家本旧琅琊。
注释:
饮息县:即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是曹操的老家,所以这里指兖州。
陶公:指东晋名将陶侃。
留客:招待客人。
开衙:指打开官署的大门。
井上:井边。双桐:梧桐树成双生长的树。
噪暮鸦:形容乌鸦在傍晚时分鸣叫的声音。
隔院:指院子之间。寒风:冷风。
飘玉琯:飘动玉制的乐器,这里指风吹玉箫。
满街:全城。晴雪散冰花:形容天气晴朗,雪花在空中飘洒,像散落的冰晶一样。
铜壶:古时用来盛酒的铜壶。
声随:随着……的声音而发出声音。
飞觞:指飞旋着的酒杯。
燎火光:燃烧着的火把。
舞袖斜:指舞蹈者的袖子随着舞动而倾斜。
挥麈者:指在座中挥动麈尾的人。麈尾是古代的一种长形手杖,用毛制成,可以用来扇风或拂尘。
座中:指在座的人中间。
琅琊:地名,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泰安市东北。
赏析:
《饮息县同王孝廉》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
首联“饮息县同王孝廉”直接点明地点和人物,为下文描写景色作铺垫。次联“陶公留客晚开衙,井上双桐噪暮鸦。”写陶公招待客人,晚开官署大门的场景,井边梧桐树上有两只乌鸦鸣叫。第三联“隔院寒风飘玉琯,满街晴雪散冰花。”写寒风中吹动玉管的声音和晴雪在空中飘洒的景象。第四联“铜壶响逐飞觞尽,燎火光随舞袖斜。”写酒杯飞起的声音和舞者袖子倾斜的情景。第五联“最爱座中挥麈者,孝廉家本旧琅琊。”写最喜爱坐在筵席中间、挥动麈尾的人,他是王孝廉的亲戚(琅琊王氏)。
整首诗以景为主,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