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亭十里比柴桑,中有高人引兴长。
白帢晓披花露滑,红泉春洗药苗香。
门回高驾同孺子,庭下监州类季方。
邀得麻姑频贳酒,相看犹是旧馀杭。
陈君六十
樟亭十里比柴桑,中有高人引兴长。
白帢晓披花露滑,红泉春洗药苗香。
门回高驾同孺子,庭下监州类季方。
邀得麻姑频贳酒,相看犹是旧馀杭。
注释:
陈君:指陈子昂(661—702),唐代诗人、大臣,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今属四川)人。因反对武则天的“武周”,被酷吏所杀,年仅五十六岁。
樟亭:在长安西南,为唐高宗李治的陵墓。十里:形容距离之远。柴桑:即柴桑县,位于江西上饶市,古代有“柴桑送别”之说。
高人:意指陈子昂这样的才德之人。引兴长:启发兴致,激发兴趣。
白帢:白色头巾,这里指文人雅士。
红泉:红色的山泉水。
高驾:指高官贵爵。孺子:指小儿子。
监州:指州刺史。季方:指陈子昂的弟弟陈子安。
麻姑:传说中仙人的名字。贳酒:赊借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陈子昂为他的友人写的一首贺寿诗。陈子昂对朋友非常尊重,他们之间感情深厚,所以陈子昂才会如此用心地为他的朋友写这样一篇贺寿诗。
全诗以颂扬为主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子昂的尊敬和祝贺之情。
首句“樟亭十里比柴桑”,“樟亭”即长安城北的“翠微宫”。此句的意思是:樟亭与柴桑相比,也毫不逊色,因为这里有高人陈子昂在启迪兴致。
第二联:“白帢晓披花露滑,红泉春洗药苗香。”意思是说:清晨的时候,诗人穿着白色的头巾,披着美丽的花朵,走在清澈的红泉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第三联:“门回高驾同孺子,庭下监州类季方。”意思是说:他的儿子陈子安,也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和志向,成为一位刺史。而他本人,则像季方一样,有着高尚的品德和风范。
尾联:“邀得麻姑频贳酒,相看犹是旧馀杭。”意思是说:邀请了麻姑一起饮酒畅谈,彼此相见如同回到旧日的杭州一样。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友人才华和品德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