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向东朝作从臣,每因问寝倍思亲。
高堂岂易沾三釜,长假何难请十旬。
闾左枌阴虚阅岁,关前草色暗逢春。
如何白首怀归客,犹作青门饮饯人。

诗句如下:

裁向东朝作从臣,
每因问寝倍思亲。
高堂岂易沾三釜,
长假何难请十旬。

译文与注释解析:

  1. “裁向东朝作从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东朝廷为臣子的决心和志向。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希望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2. “每因问寝倍思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因为公务繁忙而无法常常回家看望父母的遗憾之情。这种对家人的牵挂增加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无奈。
  3. “高堂岂易沾三釜”:这里用“沾”字形象地描述了家庭亲情的深厚和难以割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国家大事面前,个人情感的微小和无力。
  4. “长假何难请十旬”:表达了即使有再多的时间,也难以弥补错过亲人相聚的遗憾。这里的“十旬”指的是一年的时间,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亲情的重要。
  5. “闾左枌阴虚阅岁”:这里的“闾左”可能指的是诗人家乡的邻里,而“枌榆”则是一种树木,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外地度过漫长岁月的情景。
  6. “关前草色暗逢春”: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时,诗人对家乡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期待。这里的“关前”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地的关口附近,而“草色暗逢春”则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色。
  7. “如何白首怀归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经常陪伴家人的深深愧疚和无奈。这里的“白首”指的是晚年,而“怀归客”则是指思念故乡的人。
  8. “犹作青门饮饯人”:虽然不能常回家乡,但诗人依然会以酒会友,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慰问。这里的“青门”可能是一个饮酒的地方,而“饮饯人”则是指饮酒饯行的客人。
  9.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外地工作的场景和感受,展现了他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愧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庭的关爱。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作。

诗歌背景与创作意图:

这首诗写于清朝时期,毛奇龄作为一位官员,他的生活和职责让他不得不频繁地离家到外地工作。诗中的“裁向东朝作从臣”,“初颁储册下铜扉”,都反映了他的职业身份和职责。而诗中多次提到的“问寝”、“高堂”,则是对家庭情感的深切表达。这种对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展示了当时文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