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能读九丘书,入洛犹乘下泽车。
沐发碧于江畔草,行文艳过水中蕖。
歌残白石天将旦,裁就青衫暑未除。
前路秋风应万里,期君先作北溟鱼。

赠胡生

少年才高学富,能读九丘(《诗经》的篇名)书。入洛(洛阳)仍乘下泽车(古代一种轻便的车)。

沐发碧于江畔草,行文艳过水中蕖(荷花)。

歌残白石天将旦,裁就青衫暑未除。

前路秋风应万里,期君先作北溟鱼。

注释:

  1. 少年能读九丘书:少年时就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2. 入洛犹乘下泽车:到达洛阳时仍然乘坐轻便的车。
  3. 沐发碧于江畔草:头发被江边的绿色草地染成绿色。
  4. 行文艳过水中蕖:文章艳丽胜过水中的荷花。
  5. 歌残白石天将旦:歌声在清晨时分还未能结束。
  6. 裁就青衫暑未除:刚裁剪好青色的衣衫,夏日还没有过去。(因为夏天炎热,所以需要穿青色的衣服以降温。“青衫”是当时的服装用语,指夏天的衣服)
  7. 前路秋风应万里:前方的道路有万里之遥,形容前程远大,充满希望。
  8. 期君先作北溟鱼:希望你能早日成为北溟中的大鱼,这里用“大鱼”暗指成功或高位。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第一句“少年能读九丘书”,描绘了这位年轻人年少时就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第二句“入洛犹乘下泽车”,则描绘了他到达洛阳后依然保持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没有因为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
    第三、四句“沐发碧于江畔草,行文艳过水中蕖”,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风采。他的才华不仅在于读书,更在于他的文章,就像江边翠绿的草地和水中的荷花一样美丽动人。
    第五、六句“歌残白石天将旦,裁就青衫暑未除”,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黎明时分唱歌的情景,歌声在清晨时分还未能完全消散。同时,也描绘了他们穿着青色的衣服,刚刚完成了裁剪工作,还在享受夏日的清凉。
    最后两句“前路秋风应万里,期君先作北溟鱼”,则是诗人对他们未来的美好期待。他希望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一帆风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成为那位成功的人物——北溟中的大鱼。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真挚的情感表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