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上应轸傍星,八月秋风过洞庭。
戍火夜销平蜀路,官舟晓泊望湘亭。
黄陵过雨衣常润,白鹿衔花车未停。
莫道携琴高和少,湘灵一曲暮山青。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为郎上应轸傍星,八月秋风过洞庭。
  • “为郎上应轸傍星”指的是诗人以“郎”的身份,登上了属于天官的“应星”(即应星之位),象征着他即将踏上仕途,如同星辰一般,指引着方向。这里的“应星”也暗示了诗人的仕途将如星辰般辉煌灿烂。
  • “八月秋风过洞庭”描绘了一幅秋风吹拂洞庭湖的画面,洞庭湖在秋天时分显得格外宽广和深邃,秋风则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宁静和深远。
  1. 戍火夜销平蜀路,官舟晓泊望湘亭。
  • “戍火夜销平蜀路”中的“戍火”可能指的是边疆的烽火,这里用来象征战争或者边关的紧张氛围。而夜晚,道路变得狭窄和曲折,如同被火光所销蚀。这里的“平蜀路”可能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可能是比喻人生的坎坷或困难。
  • “官舟晓泊望湘亭”描述了清晨,官员乘坐的船只停泊在湘江边的亭子,准备休息或是继续前行。这里的“湘亭”可能指的是湘江边上的一个亭子,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向往和期待。
  1. 黄陵过雨衣常润,白鹿衔花车未停。
  • “黄陵过雨衣常润”中的“黄陵”是传说中的地名,可能是诗人对家乡的一种怀念或想象。雨水滋润着衣物,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 “白鹿衔花车未停”中的“白鹿衔花”是一种美好的寓意,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而“未停”则意味着这种美好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更加凸显出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
  1. 莫道携琴高和少,湘灵一曲暮山青。
  • “莫道携琴高和少”中的“高和”可能指的是琴声的高远和和谐,但在这里更多的是用来表达诗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而“莫道”则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诗人并不认为自己的琴声不够高和。
  • “湘灵一曲暮山青”这里的“湘灵”可能指的是湘江的精灵或者是诗人自己的象征,他的琴声就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夕阳下的青山变得更加青翠。这里的“暮山青”则强调了琴声给大自然带来的美丽和生机。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诗人踏上仕途、感受自然的旅程。从开始的出征、途经艰难到夜晚的休憩、清晨的出发,再到最后的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