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意气赠归鞭,正值榴花似火然。
风过每怀高士榻,月明初到下江船。
时逢乾鹊填河曲,会有双鱼寄海边。
只恐采萧歌未断,相思还著九秋篇。
秋初从吴中归值甬东叶天乐以诗下询依韵答之 其二
吴中意气赠归鞭,正值榴花似火然。
风过每怀高士榻,月明初到下江船。
时逢乾鹊填河曲,会有双鱼寄海边。
只恐采萧歌未断,相思还著九秋篇。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从吴中返回宁波期间,偶遇叶天乐询问并回应他的诗歌情景。其中,”吴中”和”甬东”分别代表了诗人的故乡和朋友所在的地方。首联描述了诗人在吴中的意气风发,以及他即将离开时的依依不舍,”榴花似火”形容了盛夏时节热烈而绚烂的榴花,象征着热情与活力。
关键词解释:
- 秋初:指秋天开始的时候。
- 吴中:指的是苏州一带,一个富庶且文化发达的地区。
- 意气:这里指的是诗人的豪情壮志或精神风貌。
- 赠归鞭:用象征性的“鞭”来比喻诗人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 榴花似火然:形容榴花开得很旺盛,如同火红的光芒。
- 高士榻:指高雅、清高的文人雅士所坐的榻。
- 下江船:长江下游的船只,这里可能指诗人即将启航前往宁波的船只。
- 乾鹊:指喜鹊,常在人们心中象征着吉祥和团圆。
- 海:这里可能指的是海边,也可能泛指广阔无垠的水域。
- 采萧歌:采集萧草,用来制作乐器,这里的“萧”也指一种乐器,“歌曲”指歌唱。
- 九秋篇:指秋天的故事或诗篇。
情感赏析:
- 怀旧与感伤:通过对比吴中的热情与自己即将离去的伤感,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这种离别也是对他即将到来的生活变化的一种预感,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和焦虑。
- 友情与关怀:叶天乐的出现,不仅加深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也显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变化时,依然能够保持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 期待与希望:尾联的“时逢乾鹊填河曲,会有双鱼寄海边”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虽然当前面临分离,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再次相聚,这种乐观的态度是对人生经历中起伏的一种积极回应。
- 寂寞与思乡:全诗充满了浓厚的乡愁,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采萧歌”的描写,以及对“九秋篇”的提及,表达了深切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变化的敏感和适应。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唐代诗歌艺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