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启公车下早朝,看君对策御河桥。
笔含殿陛花千叠,衣染宫墙柳数条。
海谷龙归暑雨散,燕台马逐暮云遥。
羡君前路秋风起,八月应看江上潮。
【译文】
平生在京城参加廷试,回乡探亲时还带着满腔的热血。
曾到公车上朝见天子,看你对策于御河桥上。
笔蘸殿陛花如千叠,衣染宫墙柳数条。
海谷龙归暑雨散,燕台马逐暮云遥。
羡慕你前路秋风起,八月应看江上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廷试归来的情景。首四句写诗人当年进京赴考的情景:曾启公车下早朝,看君对策御河桥。“曾”字点明时间,说明诗人曾经去过一次京城参加考试。而“公车”则是指古代官员乘坐的有顶棚和围帘的车子,是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交通工具。诗人当年去京城赶考,正是乘着这种车子,一大早就到了皇帝面前,准备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五、六句描写诗人在考场上作答的情景:笔含殿陛花千叠,衣染宫墙柳数条。这句诗中,“笔含”指的是书写时笔锋所带的墨色,象征着诗人的才思敏捷;“殿陛”则是指皇宫的台阶,代表着皇帝的权威和地位。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在答题时笔下生花,仿佛把殿陛上的花朵都写成了文字,展现出他非凡的文采和才思。同样,“衣染宫墙柳”,也是指诗人在答题时,衣袖沾满了墨水,衣服也被染成了黑色,这进一步证明了他的才华是多么出众啊。
最后两句描写诗人对前途的美好期许:海谷龙归暑雨散,燕台马逐暮云遥。“海谷龙归暑雨散”一句中,“海谷”指的是大海深处的洞穴,这里暗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抱负和志向;“龙归”则是指龙回到大海深处,象征着诗人即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而“暑雨散”则是指炎热的夏天过去后,雨水逐渐散去,暗示着诗人的未来充满希望。而“燕台马逐暮云遥”一句中,“燕台”则是指燕山的山巅,这里象征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马逐暮云遥”则是指马儿奔跑在黄昏时分,追逐着遥远的晚霞,预示着诗人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参加廷试归来的情景进行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抱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前程似锦、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