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木叶下丛坛,百尺楼头雁影寒。
执卷我方惭李荐,带经谁得似倪宽。
吟来秋浦逢诗史,寓近秦淮问酒官。
相隔十年良会阻,思君空寄彩毫端。
【诗句释义】
西林木叶下丛坛,百尺楼头雁影寒。
执卷我方惭李荐,带经谁得似倪宽。
吟来秋浦逢诗史,寓近秦淮问酒官。
相隔十年良会阻,思君空寄彩毫端。
【译文】
西林在树木之下的丛坛边,百尺楼上的雁影显得如此凄寒。
手捧书籍我感到羞愧,谁能像我一样有学识?
我在秋天的河流旁吟诵诗歌,靠近秦淮河想问酒官。
我们相隔十年未能相见,只能将思念寄托给彩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所作。首句“西林”即指作者的好友倪生所居的山林,“木叶”指树叶,“西林”二字既点明了地点,又写出了季节,可见作者对友人的关心。第二句“百尺楼头雁影寒”,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百尺高楼上,雁群南飞,雁影凄凉。第三句“执卷我方惭李荐”,意思是说:我现在拿着书卷,内心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没有像李荐那样博学多才啊!第四句“带经谁得似倪宽”,意思是说:我想学习古人带经传道、为人师表,但是没有谁能像我的好友倪宽那样有学问和才能呢!第五句“吟来秋浦逢诗史”,意思是说:我在秋天的河边吟诵诗歌,仿佛遇到了历史上的诗人,他们在诗中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第六句“寓近秦淮问酒官”,意思是说:我在秦淮河边居住,想向那里的酒官请教酿酒的方法。最后一句“相隔十年良会阻”,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分别了十年,无法相见,只能寄托希望于书信。尾联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