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车载五都珍,谷口还寻郑子真。
岸帻自称方外吏,江梅先报陇头人。
政分民瘼愁班鬓,书寄官斋羡等身。
记得南还相忆苦,为君长挹甑边尘。

【注释】奉答:敬礼,以诗回答。兖州:古地名,在今山东省西南一带。李广宁:即李嘉祐(724—802),字德裕,兖州曲阜人。唐宪宗时宰相,有政声。使君、方外吏:指兖州刺史。陇头人:陇西郡的人,这里泛指边地戍卒。班鬓:头发花白的样子。羡等身:羡慕能将书寄给远方的亲人。甑(zènɡ)边尘:形容勤政廉洁,不慕荣利。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当时诗人任监察御史里行,分司东都。李广宁是兖州司马,曾向李嘉祐求教为官之道。李嘉祐在诗中对李广宁作了勉励。

首句“使君车载五都珍”,写李广宁到兖州上任,皇帝赐给五车珍贵礼物,表示对他的重视。次句“谷口还寻郑子真”写李广宁回兖州后,去拜访隐士郑子真。郑子真隐居在谷口,与世无争,所以李广宁要去访他,希望他能出山做官。第三句“岸帻自称方外吏”写李广宁到兖州,要过长江,江边有人不认识他,他就摘下帽子自称是方外吏(即隐士)。第四句“江梅先报陇头人”写江边的梅花先知道陇上有人来了。陇上的人是指李广宁从长安来,而陇头人在陇西郡,是边远地区的戍卒。这句意思是说,边地的人先知道兖州来了一个李刺史。第五句“政分民瘼愁班鬓”,是说李广宁刚到任就处理了百姓的疾苦。因为百姓疾苦,所以李广宁愁白发。第六句“书寄官斋羡等身”,是说李广宁把书信寄到家里,家里人看了非常高兴。最后一句“记得南还相忆苦”,是说李广宁离开长安南归时想起了兖州的事情。他还记得南归时家人的思念之苦。这首诗通过李广宁的回忆,写出了他初到任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