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丹唇女,行来白纻衣。
云阳西去路,恐是华山畿。

本诗为寓言形式,以树木象征人格,通过树木被选为建造皇宫的木材后,却在火灾中化为乌有,来隐喻人的命运与选择。

“何处丹唇女”一句,描绘了主人公的美丽与魅力,她的美貌如同涂了丹唇一般,引人瞩目。这里的“丹唇”,不仅指其外貌的美丽,也暗喻其内在的魅力和诱惑力。

“行来白纻衣”则展现了主人公的装束。古代女子常穿白色衣物,此处的“白苎”指的是白色丝织品,象征着纯洁与优雅。这种装束进一步衬托出她的美丽和高贵气质。

“云阳西去路,恐是华山畿”两句,则是对主人公命运的预示。云阳和华山都是地名,分别在今天的陕西省和山西省。这里的“西去路”和“华山畿”分别暗示了她的离去和被选中的命运,而“恐是”则表达了诗人对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描述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但易逝事物的惋惜和哀叹。这种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寓言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让人们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寓言七首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人性、命运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