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望尧辙,感恩树嵩碑。
微臣职纪实,制此迎銮辞。
解析:
诗句释义:
- 迎銮曲十章 其十: 这部分描述了对皇帝的迎驾礼仪,是诗歌的标题和内容之一。
- 戴德望尧辙,感恩树嵩碑: “戴德”可能指代某位官员,而“尧辙”则指代帝王的路线或方向,这里暗指追随圣明的君主。”感恩树嵩碑”表达了对皇帝的深厚感激之情,意指为感谢皇帝的恩典而立碑纪念。
- 微臣职纪实,制此迎銮辞: 这里表明了作者(微臣)的职责和实际行动,即制作了这首迎接銮驾的辞令。
译文:
戴着官帽仰望着太阳的方向,怀着感恩之心树立起嵩山的石碑。
微臣的职责就是记录事实,所以创作了这篇迎接銮驾的辞令。
关键词注释:
- 迎銮曲:一种用于迎接皇帝时的音乐或诗歌形式。
- 十章:可能是诗歌的一部分,每章都是独立的章节。
- 微臣:对下位者的一种谦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 戴德:一种官职或头衔,这里可能是指某位担任特定职责的官员。
- 尧辙: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的足迹方向,这里用来象征引导或追随圣明的领导。
- 感恩树嵩碑:通过立碑来表达对皇帝的感恩之情,表示尊敬与怀念。
- 迎銮辞:迎接皇帝的颂词或祝辞,这里指作者所创作的文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文人在某种仪式上的场景,他戴着官帽,仰望太阳的方向,心怀感激之情,并为此创作了一篇表达敬仰的诗词以迎接皇帝的到来。诗中的“迎銮”二字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即表达对皇帝的敬意。诗人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体现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对他所属的时代和国家的一种忠诚和赞美。整体上,诗歌充满了对权力、传统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个人角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