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人隔巷居,黄园东去种栟榈。
听山堂好吾曾到,竟日开帘读素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遵循“读——品——赏”的思路,先读懂诗的内容,然后分析诗中重要字词的意思及作用,最后再进行赏析。

本题要求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理解诗句意思,同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如“黄家亭子”是作者的住所,“黄园东”是指黄家园林,“种栟榈”是种植楠木树,“听山堂”“素书”分别指“听山斋”和“素书”,即书房、读书之所。

【答案】

黄家亭子(黄家的亭子) 其三

西樵山人隔巷居,黄园东去种楠木。

听山堂好吾曾到,竟日开帘读素书。

注释:

①黄家亭子:作者所住的亭子。

②西樵山人:作者自谓。隔巷居:住在小巷中。

③黄园东:黄家园林。种楠木:种下楠木树。

④听山堂:指读书之处。好:美好之意;此处有喜欢、喜爱之意。吾曾到:我曾经去过那里。

⑤竟日:整天。开帘:展开帘子。读素书:阅读《诗经》一类的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