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氏如龙马氏騋,怜君兄弟本高才。
抱郎山下时相见,尽道机云赴洛来。
【注释】
荀:指春秋时晋国的大夫荀林父。荀氏如龙马氏騋,怜君兄弟本高才:意思是说荀林父有如龙一样威武,马氏有如騋一样雄健。荀、马:指荀林父和马文恭公。抱郎山:即今安徽怀宁县境内的抱犊山。
【赏析】
《桐城孙中龙中凤游越归里其一》是一首七律,作者借对友人的怀念,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荀氏如龙马氏騋,怜君兄弟本高才。
抱郎山下时相见,尽道机云赴洛来。
【注释】
荀:指春秋时晋国的大夫荀林父。荀氏如龙马氏騋,怜君兄弟本高才:意思是说荀林父有如龙一样威武,马氏有如騋一样雄健。荀、马:指荀林父和马文恭公。抱郎山:即今安徽怀宁县境内的抱犊山。
【赏析】
《桐城孙中龙中凤游越归里其一》是一首七律,作者借对友人的怀念,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湖上吟 其一 西子湖畔荡桨声,陆公祠下当垆情。 非卢家少妇胜,也胜青溪小姑清。 注释: - 西子湖头:西子湖畔。 - 荡桨:划船。 - 陆公祠:陆逊的祠堂。 - 当垆:古代酒店中服务客人的女佣。 - 卢家:指卢充的家族,东汉末年人物。 - 青溪小姑:形容年轻女子,青溪为地名。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西湖边游览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湖上吟 其二 雨后山桃舒萼,风前堤柳垂条。 正月看将二月,一桥行过三桥。 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日湖面上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注释:在梁父城边的马路边,送别友人。袁公浦口扬帆远行,我为你送行十里,五里,我们一同上到长亭,短亭。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写景,描绘出了一幅梁父城边走马、袁公浦口扬舲的画面,充满了离别的悲凉氛围。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以“同上”二字为点睛之笔,既写出了送别时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 离丘:指山间小丘,泛指山丘。蔓草:长满野草。生花:开花。南近:靠近南方。若耶:水名,在今浙江绍兴。吴宫:春秋时吴国的宫殿。东家:指美人的家乡,也指美人。浣纱:洗衣服。宛转轻车:形容美人的车马缓缓而行。阳:明媚。中道:半途中。蹉跎:耽误了时间。前溪:指前面不远处的溪流。朱荷:荷花。凋:凋谢。奈何:无奈。为之:为谁。若何:如何。 【赏析】 本诗写一个女子因久居异乡而思念故乡、思念故人的情景
注释: 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 客程无限幽思,僧舍依然旧家。 柏碗暗浮绿醑,莲灯深罩红纱。 且留今夕欢宴,安问明朝岁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以竹与梅为主题,勾勒出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诗人选取了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物,竹和梅,作为画面的主体
【注释】 甘州遍 其四:这是一首边塞诗。 秋风起:秋风刮起来了。 展转事长征:辗转奔波,在长征路上。 出边城:离开边疆的城池。 弯弧鹊角:弯曲的弓身象鸟的尾巴。 佩刀犀首:佩戴着犀牛角制成的宝剑。 趫趫斥突:勇敢地冲锋陷阵。 愿擒生:愿擒获敌人。 收敕勒:收缴了俘虏。 卷镵(chán)枪:收起兵器。 夜凉频击刁斗:夜里寒气袭人,频频敲击更夫的铜壶。 空碛答遥声:寂静空旷的沙原上回荡着远处的声音。
【诗句释义】: 1. 岭外梅花未寄,江南柳色将舒。——诗人思念故园,期盼春天早日到来,而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梅花还未寄出,江南的柳树也尚未抽出新芽,显得有些冷清。 2. 故园春信难到,客里残年又除。——诗人在异乡度过了新的一年,感到孤独和落寞,因为无法收到家乡的春节祝福。 3. 钟磬幽寻僧腊,辛椒俨傍斋居。——诗人在寺庙中度过新年,听到钟磬的声音,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4. 怜君念我意气
诗句释义 1 破阵乐词(Pòzhènyuècí):一种古代音乐,用来庆祝战争胜利。 2. 汉兵西出萧关(Hànbīnxīchūxiāoguān):汉兵指汉朝的军队,西出萧关是形容军队从西边的萧关出发。 3. 十里旌旗蔽山(Shílǐjīngqiúbìshān):形容军容盛大,旌旗飘扬,遮蔽了山上的树木。 4. 列阵如云既破(Lièzhènyúrúyúnbù):形容军队排成战斗队形
注释:横着的山峦穿过华严寺,溪水北岸是佛寺,南岸也是。前山后山都有人家。远看千村都是红色的树。走过一片片丹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横山过华严寺时所见到的景色。首句写景,“溪北溪南佛寺”,点出佛寺的位置;接着写“山前山后人家”,写出了村落的布局,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句写“望去千村红树,行来一片丹霞”,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原文及注释: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 “甘州遍”是一首词牌名,这里指的是以毛文锡《甘州遍·春光好》为正体的作品。 - “羌笛”,指羌族的笛子,常用来表达边关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 “残”,表示乐器已破损,暗示着边疆的荒凉与战事的频繁。 2. 译文及赏析: 听声寒,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 通过“羌笛”和“残”的描述
注释:南华山馆比逍遥,句践城南泛画桡。 南华山庄,是朱彝尊的别墅,他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山馆,名为“南华”。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可以让人忘却俗世的烦恼,如同古代的逍遥游。 张说题名浑旧事,阑前春水涨红潮。 在南华山庄的入口处,有一栏,栏前是一片春水。这春水因为涨潮而变得红色,就像张说曾经题过的字一样,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注释】 同:一同。禾中:指嘉兴,朱彝尊故乡。朱彝尊《泛舟过嘉兴》诗:“我行过嘉兴,见水明如镜,望江如带,想当年此间,当为禾中。” 春城日暖:春城即嘉兴,春天日暖。棹歌回:划船唱歌归来。乘兴:因高兴而行动。姜肱载酒来:姜肱(一作“姜夔”,名夔)载酒来相邀。姜肱字伯玉,号东皋野老、东皋先生,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文学家。 隔岸桃家旧亭子:隔着江岸的桃花坞有一座亭子。桃家:地名,今属浙江嘉兴。
注释:十里春城柳还未黄,青丝笮子牵引着长。城南载酒返回城北,寻杀祠前王四娘。 赏析:这首诗是朱彝尊在越城的泛舟赴宴时所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兴致很高,与友人畅饮作乐的场景历历在目。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船经过春城的郊外,看到柳树尚未吐绿,岸边的青丝笮子牵引着长长船只行进。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铺垫。后两句写诗人在城中载酒返回城外,途中遇见了祠前的王四娘
桐城孙中龙中凤游越归里 其二 枞阳兄弟旧知名,零雨还来赋子荆。 日暮江潮如乳白,看君归去吕蒙城。 注释: 桐城孙中龙中凤——这里指的是诗人在诗中的自称。 枞阳兄弟旧知名——枞阳,指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兄弟,指与孙中龙中凤是同姓的兄弟。旧知名,指在桐城一带很有名气。 零雨还来赋子荆——零雨,指细雨绵绵。还来,指回来。 赋子荆——这里的“子荆”指的是自己的弟弟,即孙中龙中凤的弟弟孙中龙中凤,字荆卿。
相逢朔雪下江城,归去姑苏草正生。 八百湖槡无限路,君来何处不知名。 注释译文: 在吴门(今苏州)遇到了宋孝廉实颖游历越地将要回去时特意路过此处。 离开时正值初冬的雪花覆盖着江城,而归去后姑苏城外的草刚刚破土而出。 有八百条湖岸线绵延不绝,每一条都充满了未知的道路和可能。即使他去了任何地方,也一定会让人熟知他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毛奇龄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
注释:吴门宋孝廉实颖游越将归枉过 其二 旧会兰亭未有期,西陵潮上系人思。 如何君返支硎日,又是予寻阮裕时。 译文:我们曾经在兰亭聚会,但没有约定时间,如今你将离开这里,只能在西陵的潮水上升起思念之情。你回到支硎的日子,我又会去寻找阮籍和刘裕的时候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首句“旧会兰亭未有期”,回顾了两人曾经共同参加兰亭之游的情景,但因为没有约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