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滩前秋草腓,燉煌无复猎焉支。
不虞四郡河西地,尚见三州瓦剌儿。
和边词 其一
大草滩前秋草腓,燉煌无复猎焉支。
不虞四郡河西地,尚见三州瓦剌儿。
注释与赏析
1. “大草滩前秋草腓”
解释: 大草滩是位于某地的宽阔草地。“腓”在这里指的是枯萎或枯败的意思,表明秋天到来后,草原变得干枯。
2. “燉煌无复猎焉支”
解释: 燉煌是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境内。“焉支”是另一个地名,也位于同一地区。诗句中的“无复猎焉支”意味着在秋草覆盖之后,那里不再有狩猎活动。
3. “不虞四郡河西地”
解释: 四郡是某个地区的四个郡的名称,这里特指河西地区。“河”指黄河,而“西”表示方位,即西边。因此,“四郡河西地”指的是位于黄河以西的地区,这些地方在秋季通常草木凋零。
4. “尚见三州瓦剌儿”
解释: 瓦剌儿可能是对某一民族的称呼,这个民族居住在某三个州内。“尚见”表示仍然可以见到,说明虽然其他季节可能有变化,但在秋天,这三个州还能见到他们的存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地区依然存在的观察和记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草滩前的景象描述以及河西地区的自然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边远地区深秋景色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对比秋草覆盖的情景与过去狩猎的盛况,展现了一种时间流逝和自然更迭的感觉。同时,通过提及不同地区的民族,增添了诗歌的文化色彩和地域特色。整体上,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时期边疆安宁的珍视以及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