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言李益诗堪画,不道王维画有诗。
一幅生绡题不尽,粉团芍药与黄鹂。
注释:
题王武为吴山人画 其一 —— 《题王武为吴山人画 其一》
但言李益诗堪画,不道王维画有诗。
一副生绡题不尽,粉团芍药与黄鹂。
译文:
只是说李益的诗歌堪作画作,却没有人说王维的画作有诗歌般美妙。
一幅生绡(sōu)画卷上,我写不完对李益诗句的赞赏,那些如粉团般洁白的芍药和鸣啭不已的黄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但言李益诗堪画”是全篇的主旨,也是诗人题画的目的所在。诗人把“堪”字用得非常妙,它既表明了诗人对李益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又点明了诗人题画的用意;第二句“不道王维画有诗”,则进一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不道”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于王维画艺的高度赞赏,又显示了诗人在题画时所抱的独特见解:他不仅认为王维的画美,而且认为他的画中也有着像诗歌一样美妙的意境。
颔联“一幅生绡题不尽”,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发展,是题画诗的名句。“生绡”是一种质地细薄透明的丝织品,这里指画卷。“生绡”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这幅画的质地、色彩以及画面上的景物都十分细腻逼真,令人赏心悦目。而“题不尽”三字,则是诗人对这幅画的热爱之情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这幅画的赞美之情。颈联“粉团芍药与黄鹂”一句,则通过描写画面上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粉团”形容芍药花瓣白嫩如粉团一般,“黄鹂”则指画中的黄鹂鸣叫声清脆悦耳。这两句诗通过对芍药和黄鹂的描绘,将诗人的审美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但它并不单纯地赞美画家的技艺,而是通过对李益和王维两位诗人的诗歌艺术的比较,来突出王维画作的艺术魅力。这种独特的视角和审美取向,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