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幕辞春燕,雕梁坠宿泥。
𦉊花长不扫,文杏旧曾栖。
草腐悬丝细,尘衔剩点迷。
堕看银豆碎,行污绣裙低。
故国卢家女,空房窦氏妻。
双飞何日返,夫婿在辽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空梁落燕泥联句:空的屋梁上落下燕子筑巢留下的泥。
翠幕辞春燕,雕梁坠宿泥:翠色的帘幕在春天里辞别了燕子,雕花的楼梁上掉下了燕子筑巢后留下的泥土。
𦉊花长不扫,文杏旧曾栖:海棠花常常不被扫去,因为那里曾是文杏树栖息过的地方。
草腐悬丝细,尘衔剩点迷:《诗经·小雅》中有“杨柳依依”,柳絮随风飘荡着,落在了空中。草木腐烂后,树枝上的蛛网也变得很细,像被灰尘粘住了似的难以清扫;而那些被风吹落在空中的柳絮,就像被尘埃所迷惑,无法辨认方向。
堕看银豆碎,行污绣裙低:《诗经·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描写了桑树刚落叶时叶子肥厚的样子;而“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则写出了蚕月时采桑的情景。这里的银烛花(即梨花)因雨打落地上而破碎成一片片银白色的花瓣,而那些被雨水淋湿过的花裙,也显得格外低贱。
故国卢家女,空房窦氏妻:所以思念的故乡,是卢家的闺女;而思乡的妻子,是窦家的媳妇。
双飞何日返,夫婿在辽西:她多么希望早日与丈夫团聚啊!可她的丈夫却在遥远的北方。
【答案】
译文:
翠色的帘幕在春天里辞别了燕子,雕花的楼梁上掉下了燕子筑巢后留下的泥土。海棠花常常不被扫去,因为那里曾是文杏树栖息过的地方。草木腐烂后,树枝上的蛛网也变得很细,像被灰尘粘住了似的难以清扫;而那些被风吹落在空中的柳絮,就像被尘埃所迷惑,无法辨认方向。银烛花(即梨花)因雨打落地上而破碎成一片片银白色的花瓣,而那些被雨水淋湿过的花裙,也显得格外低贱。所以思念的故乡,是卢家的闺女;而思乡的妻子,是窦家的媳妇。她多么希望早日与丈夫团聚啊!可她的丈夫却在遥远的北方。
赏析:
这是组词中的第一首。《古诗十九首》中的许多篇都是写游子的思归之情,但这首《空梁落燕泥》却是写思妇的独白。
“翠幕辞春燕,雕梁坠宿泥。”开头两句就写了一幅画,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春天景象,渲染出一种温馨的氛围。“翠幕”是形容窗帘的颜色。“辞”字用得极好,既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又表现了一种惜春的情绪。“燕”,指燕子。“雕梁”,指有彩绘装饰的梁柱。“坠宿泥”,“坠”是落下的意思。这句说:燕子在翠色的帘幕上筑起了窝,飞走了;而在雕花的梁柱上,却留下了燕巢的痕迹,让它们坠落到地上。
“𦉊花长不扫,文杏旧曾栖。”这两句进一步写燕子。“𦉊花”是一种植物,又叫木槿花。“文杏”指杏花。《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杏并举,可见作者对这两种花卉的喜爱。“长”是长久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海棠花常常不被打扫,因为它曾给文杏树提供过栖息之地;草木腐烂后,树枝上的蛛网也变得很细,像被灰尘粘住了似的难以清扫;而那些被风吹落在空中的柳絮,就像被尘埃所迷惑,无法辨认方向。
“堕看银豆碎,行污绣裙低。”“银豆”即银烛花,又名梨花。“绣裙低”指妻子的裙子被雨淋湿而低垂下来。这两句意思是:看着那些被雨水击落的银烛花(即梨花)碎裂如银豆般散乱,而那被雨水淋湿过的花裙,也显得格外低贱。“故国卢家女”二句,写思妇。“故国”指故乡。“卢家”是汉代的一种姓氏。“窦氏”指窦滔的妻子苏蕙。“双飞”指夫妻双双飞向远方。“夫婿”指丈夫。“辽西”泛指南方边地。这里借指远方的丈夫所在之地。这两句的意思是:所以思念的故乡,是卢家的闺女;而思乡的妻子,是窦家的媳妇。“双飞”两字用了两个叠字来表现思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这两句与第一首的“关河梦断何处?”一样,都表达了思妇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写思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国”“双飞”都寄托了思妇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这首诗写得非常委婉,充满了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