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雄东观,才名擅北宫。
与君违越峤,过我在天中。
华省书仍秘,长沙赋转工。
清缸新酿绿,古署暮花红。
把臂怜时逝,谈心及漏终。
群游怀邺下,三箧记河东。
每望天垂斗,相逢月似弓。
赐绯真熠熠,结佩莫匆匆。
合座皆枚叔,空樽愧孔融。
阳春才有和,切勿笑巴童。
【注释】
- 侍从:指侍奉皇帝。东观:西汉时,在长安建有“东观”,为皇家藏书之所。北宫:指皇宫。违越峤:指离别京城。天中:指荆州,唐时称荆南道节度使署所在地为天中。华省、长沙:《汉书·艺文志》载:“楚、汉书,六国时,或曰陆贾、刘向、晁错等所撰。”《汉书·地理志》载:“长沙,故战国城也。”赋转工:指辞赋写得更加精巧。清缸:指清酒之器。绿:指酒的颜色。古署暮花红:指傍晚时分,天门郡府衙署的庭院里盛开的红花。把臂:握手。怜时逝:感慨时光流逝。谈心及漏终:与朋友深夜畅谈至天明。邺下:指曹操曾驻军于此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三箧:形容书籍之多。河东:即河东节度使府,治所在山西永济,属河东道。《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天子封君(主父偃)为列大夫,给车以归乡里,因家焉。”每望天垂斗:每看到天上出现北斗星。月似弓:月亮如弯弓。赐绯:赐予红色官服。熠熠:光彩闪耀的样子。结佩:玉饰,佩上系玉而下垂,形如绶带,用以结于衣带上作为装饰。孔融:东汉末年著名学者,曾任平原相(今山东菏泽市),为人耿直不群。阳春:这里指春天。阳春才有和:指春天才来,便有人作诗应和。巴童:指杜甫。巴陵是杜甫晚年的寓居地。
【赏析】
此诗为酬答曹顾庵学士过荆州天中署夜宴而作。曹顾庵是诗人的同榜同年,又是荆南道节度使府的幕僚。曹顾庵在荆州天中署设宴招待诗人,并作了诗见赠。诗人在宴会上即席和其原韵,并写了这首诗。
首联写诗人在荆州天中任职,受到朝廷的赏识。颔联承首联写曹顾庵学士经过诗人任所荆州,特来相访,诗人与之分别时,依依不舍。颈联写曹顾庵学士离开荆州,诗人送他到天门山脚下。尾联写宴会上诗人与同榜进士及第的朋友欢聚一堂,畅谈诗赋,直到天明。全诗抒发了作者仕途得意的豪兴,同时也表达了对同榜进士及第的好友们才华出众的钦羡之情。
首句“侍从雄东观,才名擅北宫”,写诗人受皇帝赏识,在东观任职,才识出众,声威显赫。“侍从”是说诗人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雄”是雄伟,雄壮,这里指才能出众;“东观”是汉代皇家藏书之所,这里借指朝廷。
次句“与君违越峤,过我在天中”,写诗人与曹顾庵学士告别后,又到了荆州天门山脚下。“违越峤”是说曹顾庵学士经过诗人任所荆州,特来拜访;“越峤”指越过险峻的山岭,这里借指远行。“过我”是说曹顾庵学士离开荆州,诗人送他到天门山脚下。
第三、四两句“华省书仍秘,长沙赋转工”,写作者任天门山令,政务繁忙,但仍然勤勉公务,处理事务井然有序。“华省”是说朝廷中的重要机构;“书仍秘”是说政务繁忙,但仍然勤勉公务,处理事务井然有序。“长沙赋”指曹顾庵学士的辞赋。“转”是更加的意思,表示曹学士的辞赋比以前更加精工细致。
五、六两句“清缸新酿绿,古署暮花红”,描写宴会上的情景。“清缸”“古署”是宴席所用的器皿,“暮花红”指傍晚时分,天门郡府衙署的庭院里盛开的红花。这两句话既写出了宴会上的美酒佳肴,又写出了宴会上的优美环境。
最后两句“把臂怜时逝,谈心及漏终”,表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友情的心情。“把臂”是手拉手的意思,这里是说诗人与曹顾庵学士手挽手,共话友情。“及漏终”是说直到天亮都舍不得分手。“及”是等到的意思,“漏终”指天快亮,因为漏壶中的水快要流完,所以用“及”字。“空樽愧孔融”是说自己与曹学士相比,还差得远呢!“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文学家,曾任平原相(今山东菏泽市),为人耿直不群,善于辞赋。这里的“孔融”是自谦之词。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之一,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诗人通过对宴会上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同榜进士及第的友人才情的钦佩和对友情的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