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长松接山麓,何人搆屋相因依。
鹳鹤忽来云冉冉,鳞鬣欲动烟霏霏。
厚粘艾纳数重绿,潜结伏灵三尺肥。
爱尔盘枝如屈铁,不随凡木争春晖。
【解析】
此诗为题画松,写画中松树。第一联:“山腰长松接山麓,何人搆屋相因依。”描绘了一幅松树高耸于山腰,旁边是房子的图画。“何人”指画者自己,“搆屋”,建屋,这里指绘画。“相因依”指松树与房屋相互依靠,共同依存,表达了画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二联:“鹳鹤忽来云冉冉,鳞鬣欲动烟霏霏。”描述了一幅鹳鹤飞临的画面,云气缭绕,仿佛烟雾弥漫。这里的鹳鹤、云烟均为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画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第三联:“厚粘艾纳数重绿,潜结伏灵三尺肥。”这是对画中树木的描写。“艾”指艾蒿,用其茎叶制作成绳用以捆绑树干,防止树干被风吹断,“厚粘”表示缠绕得十分紧密。“潜结伏灵三尺肥”,意谓树上的树叶郁积深厚,如同有神灵守护一样。第四联:“爱尔盘枝如屈铁,不随凡木争春晖。”这是对画中松树的进一步描绘。“盘枝”指松树枝干盘曲。“屈铁”形容松树枝干曲折盘旋,如同钢铁一般。“不随凡木争春晖”,意思是说松树虽生长在山林之中,但绝不与其它树木争抢春天的阳光。这四句诗通过层层描绘,充分体现了画者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以及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答案】
《题画松》
宋 苏轼
山腰长松接山麓,何人建构屋相依。
鹳鹤忽来云冉冉,鳞鬣欲动烟霏霏。
厚粘艾纳数重绿,潜结伏灵三尺肥。
爱尔盘枝如屈铁,不随凡木争春晖。
注释:
- 山腰:山的中部。
- 建构:建造,搭建。
- 鳞鬣:鱼鳞般的皮肤,这里指鸟的羽毛。
- 伏灵:护持神灵。
赏析:
此诗作于元符三年(西元一〇九)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诗以松树起兴,托物寄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及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是一首咏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