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童子方九龄,锦裆朱帽垂银铃。
清神皦皦濯寒玉,眸子瞭若秋云澄。
当轩伛偻出拜客,骐骥衔花凤梳翮。
满堂一顾嗟叹生,出席惊看堕双舄。
逡巡行酒有神矩,属对吟联尽好语。
胸中了悟悬镜光,言下相通似桴鼓。
坐来咽项当酒卮,栏边群妪思携持。
羊欣未长卫玠小,何物生此宁馨儿。
我闻关西杨伯起,学术能明号夫子。
数世皆生倜傥人,皆与杨童妙堪比。
又闻扬雄诵绵竹,有子童乌出尘俗。
杨童今且胜阿乌,况彼非乌总碌碌。
醴泉有根草有本,进士杨君擅材分。
奇文海内争颂扬,事亲庭下能温问。
宫袍初着春宴稀,高堂念切曾驰归。
三年重对董晁策,至今侍养藏庭闱。
杨君孝亲宜有后,啧啧杨童岂常遘。
衔君美酒复羡君,不惜长歌为君寿。
杨童子,真罕稀,手笼金锁金花枝。
这首诗是杨家童子的一首诗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杨家童子方九龄,锦裆朱帽垂银铃。——杨家的小男孩,才只有九岁,穿着华丽的衣裳,戴着金红色的帽子,腰间挂着一串闪亮的铃铛。
注释:这里的“杨家”指的是杨氏家族,可能是一个显赫的家庭。“童子”指年轻男子。“方九龄”意味着年龄还小,大约只有九岁。”锦裆”和”朱帽”是古代男孩的装束,代表着尊贵和富足。“银铃”是一种装饰品,可能象征着活泼和灵动。
赏析:此句描绘了小男孩的外貌和身份,强调他的尊贵和年轻。同时,通过“银铃”这个细节,也展现了他活泼的性格。
2. 清神皦皦濯寒玉,眸子瞭若秋云澄。——小男孩的精神状态清澈明亮,宛如清澈的冷水冲刷着冷玉一样。他的眼睛明亮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清晰。
注释: “清神”指的是纯洁的心灵或精神。“皦皦”是形容明亮的样子。“寒玉”通常指坚硬而透明的石头,这里比喻小男孩的纯洁无暇。“眸子瞭若秋云”则是说小男孩的眼睛清澈如秋天的天空,明亮而深邃。
赏析:此句赞美了小男孩的纯洁和智慧,通过对比寒冷的玉石与清澈的天空,形象地描绘了他的精神状态。
3. 当轩伛偻出拜客,骐骥衔花凤梳翮。——在庭院中,小男孩恭敬地弯下腰去迎接客人,就像骏马叼着花儿一样,燕子梳理着羽毛一样优雅。
注释:“当轩伛偻”意指在庭院中弯腰行礼。“骐骥”指骏马,这里用作比喻,表示小男孩有高贵的气质。“衔花”是比喻小男孩的举止优雅得就像衔着花一样。“凤梳翮”则是指燕子梳理羽毛,用来形容小男孩的动作优美。
赏析: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小男孩的谦恭有礼和优雅的举止。
4. 满堂一顾嗟叹生,出席惊看堕双舄。——整个厅堂的人都在赞叹,甚至有些人看到小男孩脱下的鞋子后都惊讶不已。
注释:“一顾”指一次目光的停留。“嗟叹生”是说赞叹之声四起。“出席”指来到厅堂上。“堕双舄”则是指脱下鞋子。
赏析:此句展示了小男孩的谦逊和可爱,以及他在大家中的受欢迎程度。
5. 逡巡行酒有神矩,属对吟联尽好语。——他从容不迫地行走在宴会上,举止有度,言辞优美。他吟诗作对,语言流畅,充满了美好的词句。
注释:“逡巡”意为谨慎、缓慢。“神矩”指的是举止得体,合乎礼仪。“属对吟联”则是指吟诗作对,即作诗对仗。“好语”指的是优美的言辞。
赏析:此句描述了小男孩在宴会上的举止和才华,表达了他对诗歌的喜爱和造诣。
6. 胸中了悟悬镜光,言下相通似桴鼓。——他的内心洞察明晰,如同悬挂着的镜子一样光亮,他的话语之间相互呼应,如同击鼓的节奏一般和谐。
注释:“了悟”指的是领悟和理解。“悬镜光”是指内心明亮如同悬挂的镜子一样能够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言下相通”指的是言语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桴鼓”是打击乐器,这里用来象征和谐的节奏。
赏析:此句赞美了小男孩的聪明和敏锐,以及他与人沟通的能力。
7. 坐来咽项当酒卮,栏边群妪思携持。——坐下后,他咽下脖子,端起酒杯,旁边的老妇人们都想要抓住他的手。
注释:“咽项”是指喝得非常快,喉咙里发出声音。“当酒卮”则是端起酒杯的意思。“栏边群妪”指的是站在栏杆边的老太太们。“思携持”是指想要抓住他的手。
赏析:此句描绘了小男孩喝酒时的豪爽和亲切,以及他与周围人的良好关系。
8. 羊欣未长卫玠小,何物生此宁馨儿。——像羊欣那样年纪尚小,但风度翩翩的卫玠比他还小得多,这样的孩子哪里会生出如此出众的人物呢?
注释:“羊欣未长”指的是羊欣还没有长大成人。“卫玠”是晋朝著名的美男子,被后人传颂为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宁馨儿”在这里指的是特别出色的孩子。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小男孩卓越才能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优秀后代的期望和珍视。
9. 我闻关西杨伯起,学术能明号夫子。——我听说关西有一个叫杨伯起的人,他的学问非常深明,号称是孔子再世。
注释:“关西”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一带。“杨伯起”是杨家的长子,以学识渊博著称。“学术能明号夫子”指的是他的学问非常深厚,可以比拟于古代的圣人孔子。
赏析:此句赞扬了一个名叫杨伯起的人物及其深厚的学识。
10. 数世皆生倜傥人,皆与杨童妙堪比。——几代以来,都是一些倜傥不凡的人,他们与杨家之子相比,都显得非常出色。
注释:“数世皆生倜傥人”指的是几代以来,都是一些有才气的人。“倜傥人”指的是有才气且不拘小节的人。“妙堪比”指的是他们的才能出众且足以与杨家之子相媲美。
赏析:此句强调了杨家之子的卓越才能和影响力。
11-12. 又闻扬雄诵绵竹,有子童乌出尘俗。——另外,我还听说扬雄朗诵《绵竹》,其中有一个儿子叫做‘童乌’,他的才能足以脱离尘世的纷扰。
注释:这里的“扬雄”指的是汉代的大学者扬雄,他的作品包括《太玄经》。“绵竹”是一首古琴曲的名字。《绵竹》中的“童子”是一首描写小孩的曲子。“童乌”是对扬雄的儿子扬庄的尊称。“出尘俗”是指超越了世俗的境界。
赏析:此句提到了扬雄和他的作品《绵竹》,以及扬庄(扬雄的儿子)的才华。
13. 杨童今且胜阿乌,况彼非乌总碌碌。——现在的杨童已经胜过了阿乌,何况那阿乌并不是乌类中最优秀的,他总是显得平庸无奇。
注释:“阿乌”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没有才华或者表现平平的儿童。“胜”指的是超过。“总碌碌”指的是总是表现得平庸而无特色。
赏析:此句再次强调了杨家之子的非凡才能和超越常人的品质。
14. 醴泉有根草有本,进士杨君擅材分。——醴泉的水有源头和根基,进士杨君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天赋。
注释:“醴泉”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甘甜的泉水,古人认为它有清润的功效。“有根”指的是有根源和根基。“有本”则是指有根本和基础。“进士”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杨君”指的是杨家的某个成员,这里特指杨家的一位杰出人物。“擅材分”指的是擅长并具备某种特长或资质。
赏析:此句赞扬了杨家的某人在学术或其他方面的优秀成就。
15-16. 奇文海内争颂扬,事亲庭下能温问。——杰出的文章在天下都受到称赞,他能在父母面前温文尔雅地提问。
**注释]}:奇文”指的是杰出的文章或作品。”海内”指的是整个国家或世界范围内。”颂扬”指的是赞美和推崇。”事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尊敬和孝顺父母。”庭下”指的是家中或家庭的环境。”温问”指的是温和地提问。
赏析:此句描述了杨家之子在文学和品德方面的成就,以及他如何在家中表现出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