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少诵真诰,识有幽虚天。
中藏不死方,挍定凡几篇。
丹砂凝为床,石髓滴为泉。
琳花拂云根,药草纷芊眠。
来游若干辈,名氏绕壁镌。
始入颇偪侧,稍深益幽妍。
白蝠大如鸟,尝扑松明烟。
别户久牢扃,剥啄空铿然。
千年或一开,幸得逢真仙。
岧峣出绛阙,平衍分璚田。
此境天所閟,值此何由缘。
我行甚矣惫,挟策未能前。
欲探既瑟缩,欲去仍迁延。
灵踪不可见,一任樵人传。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林屋洞: 描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它位于山林之中,被树木环绕。这个洞穴可能是古代文人雅士隐居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修身养性、吟诗作画。
自少诵真诰: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从小就开始诵读关于道教真言的书籍,这些书籍可能包含了关于修炼、长生不老等玄妙之术的知识。
识有幽虚天: 这里提到了“幽虚天”,这可能是指道家追求的一种超脱世俗、与天地同在的境界。
中藏不死方: 这里的“中藏”可能是指洞穴内部,而“不死方”则暗示了洞穴内可能存在某种神奇的药物或方法,可以帮助人长生不老。
校定凡几篇: 这句话表示作者已经研究了洞穴内的各种典籍文献,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比较。
丹砂凝为床,石髓滴为泉: 这两句描述了洞穴内部的神奇景象。丹砂是一种珍贵的矿物,可以用来制作药物;石髓则是一种坚硬的材料,可以用来雕刻物品。这些矿物和材料在洞穴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修行者提供了良好的修炼条件。
琳花拂云根,药草纷芊眠: 这里的“琳花”和“药草”都是生长在洞穴内的植物,它们的存在为洞穴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来游若干辈,名氏绕壁镌: 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这个洞穴的喜爱和向往。许多文人雅士来到这里游览、欣赏,并将自己的姓名刻在墙壁上,以此纪念他们的游览经历。
始入颇偪侧,稍深益幽妍: 这两句描述了洞穴入口狭窄的情况,随着深入洞穴,会发现里面的风景更加美丽。这里的“幽妍”指的是洞穴内部景色的美丽和神秘。
白蝠大如鸟,尝扑松明烟: 这句话描绘了洞穴内部的一种奇特现象——白蝠飞来飞去,有时甚至会拍打松树,使得松明的烟雾四散。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洞穴内部的空气流通较好,或者是因为白蝠受到了某种刺激。
别户久牢扃,剥啄空铿然: 这两句描述了洞穴外部的情况。由于长期无人居住,所以门窗紧闭,偶尔有人前来时,敲击的声音会显得非常清脆。
千年或一开,幸得逢真仙: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洞穴的期待和好奇。他猜测这个洞穴可能在千年后才会再次开启,而他有幸遇到了一位真正的仙人。
岧峣出绛阙,平衍分璚田: 这句话描述了洞穴周围的景色。它似乎是一座高耸的山峦,上面有一座红色的宫殿;而在山峦之上,则有一片宽广的田地。
此境天所閟,值此何由缘: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神秘之地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这个地方是上天特意为之,而自己能遇到这样的缘分是非常幸运的。
我行甚矣惫,挟策未能前: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旅途的劳累和无奈。他背着书卷来到这里,但却没有前进的动力和决心。
欲探既瑟缩,欲去仍迁延: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他想要探索这个洞穴的秘密,但又害怕其中的危险;他想要离开这里,但又无法下定决心。
灵踪不可见,一任樵人传: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秘密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遗憾之情。他希望能够亲眼见到这个洞穴的真实面目,但却不能做到。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