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天风飕飕,不知何天可寄愁。
大瀛海环九州九,不知何地堪薶忧。
忧愁如许苦难理,欲借酒鎗摅魁垒。
黄金未化丹未成,不饮得毋贻后悔。
海棠木笔次第开,提携杖屦穿蒿莱。
冯谁致书叶道士,为吾邀取曲生来。
【注释】
三十六:指三百六十天。
风飕飕:大风刮得呼呼作响。
大瀛海:大海,这里泛指广阔的天地。九州:古代中国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用九州比喻国家的广大。
薶(zhǎn):葬。
黄金未化丹未成:意谓金还未炼成,丹尚未成,不能成事。
冯(píng)谁致书:向谁写信?冯,通“凭”,凭借。
叶道士:指叶法善,字叶公,会稽上虞人,晋末避乱居剡县山中,能画符治病。曾为王敦画符以驱鬼,被王敦所杀。事见干宝《搜神记》卷一〇。
曲生:指王徽之,字季平,晋时人,王导之侄,与谢安、王羲之等友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彷徨、苦闷和追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语言优美。
放歌行
三十六天风飕飕,不知何天可寄愁。
大瀛海环九州九,不知何地堪薶忧。
忧愁如许苦难理,欲借酒鎗摅魁垒。
黄金未化丹未成,不饮得毋贻后悔。
这首诗以“放歌行”为名,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苦闷。首句“三十六天风飕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第二句“不知何处可寄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第三句“大瀛海环九州九”,以大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叹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第四句“不知何地堪薶忧”,则更加深化了诗人的迷茫和困惑。最后两句“忧愁如许苦难理,欲借酒鎗摅魁垒”,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海棠木笔次第开,提携杖屦穿蒿莱。
冯谁致书叶道士,为吾邀取曲生来。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游记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山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海棠木笔次第开”,以海棠木笔为媒介,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的所见景象。次句“提携杖屦穿蒿莱”,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山水之间的情景。第三句“冯谁致书叶道士,为吾邀取曲生来”,则是诗人在游玩过程中,偶遇一位道士,向他求助,希望能邀请一位名为曲生的人一起游玩。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写照,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思想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