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娃昔爱华,绕岸华如靥。
共荡木兰桡,香风吹绣袷。
谁知桃李尽,蒲苇泛凫鸭。
时有山僧来,引泉浇菜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其意境特点,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杭州灵隐寺时。首句点明游赏的地点和时间。次句用“华”与“靥”对举,形容岸边桃花盛开,美不胜收,极写花之繁盛。后两句则一转,写桃李虽美而终将凋零,蒲苇虽然低贱但却能泛舟凫鸭,表现了诗人对不同事物不同的价值判断:对于美好者要珍惜,而对于丑恶者则可以超越。末句写山中僧人引泉浇菜,以淡泊明志,表达了诗人超脱物欲,恬淡宁静的心境。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
译文
吴娃昔日爱华,花池边开得茂盛;共荡木兰船桨,芳香随风飘动。谁知桃树李树都凋谢了,蒲苇却能泛舟凫鸭。有时山中有和尚前来观赏,引来泉水浇灌蔬菜园。
赏析
此诗为诗人隐居灵隐寺时的杂咏。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表现了诗人超脱物欲,恬淡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