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结束从边游,腰悬宝带金吴钩。
新随强弩出怀卫,跃马欲行双泪流。
青天银鹘渡榆水,昨日羽书来蓟丘。
烽烟四起塞垣动,朔风一夜关城秋。
燕兵索战破紫岭,汉将近前逾白沟。
此去定追朱鬣马,临行不换黑貂裘。
但随强弩后,何日大刀头。
羽檄起疆场,神兵下朔方。
谁言无所恃,大将出中堂。
驱车扬风沙,拔剑销欃枪。
北经月支窟,西扺楼烦王。
薄暮宿南亭,朝行过东光。
战阵逾骠骑,军营作护羌。
寒风效矢急,白日同沙黄。
杀气薄寒铁,敌运犹枯杨。
可怜流荡三城戍,复有招来六郡良。
突骑不收司马节,擒生羞逐羽林郎。
采花判结于阗女,醉舞新成石国装。
但教塞外春风发,那道城南秋夜长。
古蓟门行
注释:
- 少年结束从边游:少年时期结束了在边疆的军事生涯。
- 腰悬宝带金吴钩:佩戴着华丽的腰带,手持金色的吴钩武器。
- 新随强弩出怀卫:刚刚跟随强弩队出征到怀卫。
- 跃马欲行双泪流:跃上战马准备出发时,双眼泪流。
- 青天银鹘渡榆水:在晴朗的蓝天中,银色的大鸟渡过榆水(一种河流或湖泊)。
- 昨日羽书来蓟丘:昨天有紧急的军书传来蓟州(今天的北京)。
- 烽烟四起塞垣动:烽火连天,边疆的战火四处燃起,城墙震动。
- 燕兵索战破紫岭:燕国的军队要求开战,并攻破了紫岭。
- 汉将近前逾白沟:汉朝军队逼近并越过了白沟(一条古代河流)。
- 此去定追朱鬣马:这次出征必定会追逐那匹红色的骏马。
- 临行不换黑貂裘:出征前不更换黑色的皮衣。
- 但随强弩后,何日大刀头:只跟随着强弩队,什么时候才能用大刀战斗?
- 羽檄起疆场,神兵下朔方:羽檄(古代用于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已经发布,神勇的部队已经抵达北方边境。
- 谁言无所恃,大将出中堂:谁说我们没有依靠?大将亲自出阵作战。
- 驱车扬风沙,拔剑销欃枪:驾车扬起沙尘,拔出剑斩断长矛。
- 北经月支窟,西扺楼烦王:经过月支国和楼烦国的边界。
- 薄暮宿南亭,朝行过东光:傍晚时驻扎在南亭,清晨时行军经过束光(地名)。
- 战阵逾骠骑,军营作护羌:在战场上超过过去的骠骑将军,军营里进行保护羌族的工作。
- 寒风效矢急,白日同沙黄:寒风吹起,箭矢如飞,白日下的沙漠也是黄色的。
- 杀气薄寒铁,敌运犹枯杨:战况激烈,寒风中的铁器也被鲜血染红,敌营依旧像枯杨树一样屹立不动。
- 可怜流荡三城戍,复有招来六郡良:可惜那些曾经驻守在三座城池上的士兵们,现在都被招来了。
- 突骑不收司马节,擒生羞逐羽林郎:骑兵不收留失去指挥能力的司马节(可能是一个将领),追击生擒的俘虏会让士兵们感到羞耻。
- 采花判结于阗女,醉舞新成石国装:在战斗中采摘花朵,与西域来的美女结婚,她们身穿石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一个地区)的服装跳舞。
- 但教塞外春风发,那道城南秋夜长:只要塞外的春天到来,我宁愿让漫长的夜晚延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组诗的第一首。全诗通过描写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英勇作战的场景以及他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生死离别,展现了边疆士兵的悲壮精神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战事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