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高士曹石庄,建安词赋超刘王。
翛然植杖坐林麓,尚著秦人旧时服。
书成欲换道士鹅,春池滟滟环清波。
小童持砚濯波去,清影满前如影何。

吴中高士曹石庄

《题曹石庄涤砚小影》赏析

曹石庄,明代浙江萧山人,明诸生。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然援引虽广,以不肯核检原书,每多错误。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建安词赋超刘王:建安时期是东汉末年的文学黄金时代,许多才子佳人也在此期间涌现出来。曹石庄的词赋作品,在风格上可能受到了当时文人的影响,表现出了豪放、激昂的艺术特色,与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经典之作相比肩。

翛然植杖坐林麓: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曹石庄坐在山林之中,悠然自得地手持拐杖,身着秦地传统服饰的情景。这种场景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尚著秦人旧时服:诗人身着秦地的传统服饰,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故乡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古代文化的一种致敬。秦人的服饰通常较为朴素、大方,这与曹石庄追求的自然、简约的生活态度相契合。

书成欲换道士鹅: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场景,当诗人的书写工作完成后,他想要用一只道士的鹅来进行交换。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这只鹅非常珍贵,能够代表他的才华和价值。

春池滟滟环清波:春池中的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一圈清新的波浪。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小童持砚濯波去:小童拿着砚台来到水池边,准备将砚台上的水洗净。这个细节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小童的动作显得非常自然、流畅。这个场景可能象征着诗人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以及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

清影满前如影何: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叹。他发现,当阳光透过水面投射到砚台之上时,形成了一道清晰的倒影。然而,当他仔细观看这道倒影时,却发现它似乎与自己的影子重叠在一起,难以分辨。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题曹石庄涤砚小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通过对诗人曹石庄生平的简要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他的背景和成就。同时,通过对整首诗的逐句分析,我们深入理解了诗句的内涵和背后的历史背景。这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还让我们思考了人与自然、历史的联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