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大雪早作霰,譬如拆木先拆芽。
须臾抛落若柳絮,细细剪出天工葩。
既非车下扑尘土,复异柁底扬风沙。
祗觉双林万枝亚,一望簇簇若蘖枒。
是日本欲诣初地,后车将发兴有加。
寺门石幢挂秋草,似我白首双垂髿。
毳羽漫空不遽堕,琼瑶在地岂敢挐。
骤臻方丈恍突室,一灯黯黯围旧纱。
堂中钟鼓响还寂,令我冥会成无遮。
伊蒲作供饭未罢,午鸦啼过啼晚鸦。
重登高阁远眺望,共惊银海翻龙蛇。
雁王一塔藏贝叶,狮子双脊驮僧伽。
彼此相峙总难辨,就中密织如乱麻。
况当说法散花雨,岂有饧米能胶牙。
浴堂煎出功德水,铜盘滟潋倾流霞。
淙淙□盥发细响,不数隔水弹筝琶。
即此享受亦已过,世间何用矜豪奢。
挥洒既毕重就坐,寺僧复进龙乳茶。
南泉既远赵州去,不须齿舌相勾爬。

【解析】

  1. 大雪:大雪。陪益都夫子游善果寺:陪伴益都的先生游览善果寺。归灯下:晚上回到灯下。和陈检讨诗一人呼韵一人给写信口占叶不许停:和陈检讨诗,一人写韵词、一人写诗,口占叶子不许停下笔。口占:口头吟咏。叶:纸片。信口:随口。许:允许,许可。一韵:一句诗为一韵。不辍:不停。
  2. 天将大雪早作霰(xiàn):天空将要下大雪的时候,就先飘起了小冰花。譬(pì)如拆木先拆芽(jiá):好比是把树劈开后先劈出嫩芽来。须臾:片刻;一会儿。抛落:落下。若柳絮:好像柳絮一样。剪出:裁剪出。天工葩(pā):天然的花朵。
  3. 既非车下扑尘土:既不似马车底下扬起的尘土。复异柁底扬风沙:又与船头扬起的风沙不同。
  4. 双林万枝亚:寺院中成对的树林,万树枝丫交相叠映。一望簇簇若蘖(niè)枒(yá):远看密密麻麻的树林犹如初生的幼树。
  5. 是日本欲诣初地:这趟去日本是想到达最初的地方。后车将发兴有加:后来车将出发时,兴致更高了。
  6. 寺门石幢挂秋草:寺庙的门上挂着秋天的草。秋草:指秋色,秋季草木的颜色。
  7. 毳羽漫空不遽堕:白色的羽毛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飘荡,没有很快落下。
  8. 琼瑶在地岂敢挐(rú):洁白的玉石在地上,不敢用手去抓。
  9. 骤臻方丈恍突室:突然来到方丈室,恍惚进入突室。一灯黯黯围旧纱:一盏灯昏暗地包围着旧纱帘(即屏风)。
  10. 堂中钟鼓响还寂(jì):殿堂里钟鼓声响亮而静寂。冥会(míng huì):冥思,冥想。成无遮(shān):成为没有遮拦的境界。
  11. 伊蒲作供饭未罢(fàn bài fàn wán):伊蒲氏(即佛陀)做的供品还没有吃完。午鸦啼过啼晚鸦(yā chù tí qū wò yá):中午的乌鸦啼叫过后,黄昏的乌鸦也啼叫起来。
  12. 重登高阁远眺瞩:重登高阁远眺,极目远望。银海翻龙蛇(lóng shén):银色的天空中翻腾着龙蛇的形状。
  13. 雁王一塔藏贝叶:雁王寺有一塔收藏贝叶经书。狮子双脊驮僧伽(jiā):两座狮子形状的塔脊上驮着僧人和佛祖的形象。彼此相峙总难辨(bǐ cǐ xiāng zhì zǒng nán biàn):它们互相对峙,总是难以分辨。
  14. 就中密织如乱麻(má):这里面密集地编织着像麻布那样的纹饰。
  15. 况当说法散花雨(xìn dāng fǎn shuō shàn huā yǔ),岂有饧米能胶牙(táng mǐ néng jiāng yá):更何况那散播佛法的雨点呢?哪有用饧糖黏住牙齿的道理!
    【答案】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陪同益都的先生游览善果寺,然后返回家中,在灯下和陈检讨一起饮酒作诗的情景。全诗以“大雪”开头,描绘了大雪降临的景象,接着描写了寺院中的美景,然后描述了宴饮的情景,最后写了诗人回家后的感想。诗人善于运用比喻,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人生苦短等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