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漠漠环清溪,溪边轮囷产紫芝。
丹柯翠羽满林谷,绝胜三秀生铜池。
丈人采之嗅逾馥,饥可餐之比梁肉。
独坐幽岩白日长,时见松阴下山麓。
洛中遗老百岁馀,春来曾钓磻溪鱼。
煌煌韡韡山前锦,尽是当年绮里书。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句,注意从诗中找答案,尤其是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关键语句和典故,同时要关注注释,并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四句以“采芝图”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间景色。五至八句借周文王访贤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赞美之情;后四句写诗人独自静坐欣赏美景。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喜爱。
【答案】
(一)译文
商山周围一片清静的溪流,溪边生长着紫红色的灵芝,丹柯翠羽满山遍野,胜过当年三秀生铜池。
老人采集灵芝嗅到香气,饥饿时可吃灵芝充饥。独坐幽岩白日长,有时见到松阴下山麓。
洛中遗老百岁余,春天曾钓磻溪鱼。辉煌夺目的山前锦,都是当年绮里季的书。
(二)赏析
这首诗以“采芝图”为线索,将山水草木、风云人物融会在一起。前四句以“采芝图”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间景色:商山周围一片清静的溪流,溪边生长着紫红色的灵芝,丹柯翠羽满山遍野。这里,用“商山”来指代隐居之地;“清溪”来象征隐士生活的环境,表现了隐士的清高;而“紫芝”“丹柯”“翠羽”则象征着隐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绝胜三秀生铜池”这一句是说,这里的景色比传说中的仙境更加美好,更令人赞叹。
诗人通过描写老人采芝的情景来表现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六句写采芝者之状:“丈人采之嗅逾馥”,意思是说,那位老人闻到灵芝的香气,觉得非常香醇,以至于连自己的鼻子都快闻不过来了。“饥可餐之比梁肉”,意思是说,即使饿肚子了也没关系,因为这种美味足以填饱肚子。
在诗人眼中,这位老人的形象是值得称赞的。他不仅能够发现这样美好的事物,而且还能从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因此,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了一个典故:“独坐幽岩白日长,时见松阴下山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独自坐在幽深的山谷里,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同时,我还时不时地看到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落在山下的山坡上。这个典故表明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四句,诗人通过描写诗人独自静坐欣赏美景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有多么喜欢隐居的生活,而是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来暗示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独坐幽岩白日长”这句诗就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和期待,希望时间能够过得慢一些,以便可以更多地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同时,“时见松阴下山麓”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在这里,诗人把自然景色比喻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认为它应该受到珍视和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